苏-57为何如此多难?歼-20数据撼动俄罗斯的信心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晨枫】

近来,苏-57又上新闻了。11月15日的俄罗斯《消息报》报导,俄罗斯"红星"电视台发布苏-57的视频,苏霍伊首席设计师哈伊尔·斯特列利茨表示,苏-57的真正王牌在于多功能性,在对地攻击方面优于F-22,在机动性和加速性方面优于F-35。季霍米罗夫仪器设计科学研究院院长尤里·别雷称,苏-57的"松鼠"雷达的性能超过所有美国系统,无论是F-22,还是F-35都没有这样的雷达系统。另外,俄罗斯苏-57在配备新型"产品-30"发动机后,将变成5+代战斗机。

在俄罗斯媒体口中,苏-57当然是难觅对手,天下无敌

8月22日,俄罗斯国防部与苏霍伊签署了第一批苏-57的订购协议。同时签约的还有2架单座的米格-35S和4架双座的米格-35UB。俄罗斯军方强调,这些苏-57将不用于进一步试飞,而是交付给空军作战单位,首批将为利佩茨克试训中心,这是俄罗斯空军战术研究和新型号换型训练的地方,而不是科研试飞中心。至此,多难的苏-57算是进入量产阶段了。

尽管已经签约的批量只是象征性的2架,有说法第一批最终有可能达到12架甚至15架,首批的其他飞机将在未来几年里签约。在更早的6月30日,俄罗斯副总理尤里·鲍里索夫宣称:"苏-35是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所以没有必要加速推行第五代战斗机的大量生产。"对于鲍里索夫表态的含义坊间各种猜测都有,从苏-57的量产推迟,到事实上取消。

苏-57在2010年1月29日首飞,比成飞歼-20还早一年。当时还称作T-50,这是苏霍伊设计局的内部代号,不是俄罗斯空军的正式型号。2010年2月,还是总理的普金宣称,苏-57要在2013年开始交付试训中心,2015年形成战斗力。俄罗斯空军的原计划为在2020年至少有60架(一说150架)入役。2015年3月,时任国防部副部长鲍里索夫宣布,俄罗斯飞行员对成本更低的苏-35和苏-30SM很满意,苏-57减少装备,留作技术储备,只有到苏-35和苏-30SM在技术上不够用了才启动大规模生产。2018年6月,鲍里索夫升任主管军工的副总理。

另一方面,歼-20在2017年3月10日不动声色地达到初始作战状态,现在已经有不明数量的歼-20入役,并投入南海巡逻,并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有4架作战涂装的歼-20作紧密队形飞行。但苏-57预计要到2019年才能入役,这还是最好的情况。

有人把苏-57归结为隐身化的苏-27,虽嫌刻薄,但并非没有道理。苏-27最大的气动设计特点是:

1、大间距双发

2、短直的翼下进气口

3、大边条和翼身融合体

4、中心升力体

5、大尾锥

苏-57问题的根源可能还是设计上没有彻底摆脱三代机的窠臼

目前仅有的苏-57投弹视频中,它发射了Kh-59mk2巡航导弹,从后部"深"弹舱中发射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