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剂是“救命法宝”?美媒称美军靠“吃药”保持强大战力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12月11日报道称,在过去2个世纪里,战争产生了一些有益的"副产品",尤其是在医疗方面。在战时,需要紧急处理的伤口和疾病更多,而处理手段创新也日新月异,因为固步自封往往意味着必死无疑。

随着19世纪初工业革命带来化学领域的诸多进步,更有效的新药越来越多,最引人注目的例子当属二战期间抗生素的大规模生产以及多种抗菌药物的研发。2001年以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上,能控制大量出血的"救命药"凝血剂得到推广使用,另外还涌现出数十项军事医学创新成果。

资料图:每颗含100毫克咖啡因的美军专用口香糖。

报道称,情绪增强药物受到的公众关注较少,一个多世纪以来,这种药物主要用来使那些必须长期保持清醒的军人提高警觉。对于为那些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症(或战斗疲劳)而身心衰弱的退伍军人研制的药物,人们给予的关注就更少。在兴奋药物方面,医学界已取得显著成功:莫达菲尼。该药于1998年首次面世,一直是处方药,因为之前其被认为具有潜在的成瘾性和长期效果的不确定性。但2001年以后,莫达菲尼越来越广泛地配发部队,到目前为止,它被证明是有效的,不会上瘾,也没发现存在任何长期问题。

报道指出,在2001年之后的大部分战斗中,美军的敌人都是恐怖分子,他们从不担心长期使用药物的安全或损害问题。虽然在恐怖分子看来,海洛因、可卡因和处方药都有用,但他们使用最广泛的还是二战时期那些备用安非他命("斯皮德")药片。在美军缴获的战利品中,往往是大量的安非他命药品与枪支、弹药混杂在一起。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