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舰弹道导弹可携带集束战斗部 一枚瘫痪航母甲板

现代水面舰艇防空能力很强,尤其航母编队往往能抵挡传统反舰巡航导弹(简称"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如何打破越来越严密的"金钟罩",不少国家想到了以速度见长的弹道导弹,反舰弹道导弹(ASBM)大兴其道,有媒体赋予它们"航母杀手"的头衔。那么,这种称谓"名副其实"吗?

寻找新出路

常见的反舰导弹无非是高亚音速型和超音速型,前者能够掠海飞行,自行规划航路,并在中途改变打击路径,挺有些"神鬼莫测",但缺点是飞得慢,给对手留出较充裕的反击时间;后者速度快,飞行末段甚至能以近乎垂直的角度俯冲攻击,但其掠海高度较大,航路变化少,很容易被发现,因此突防效果都不令人满意。

反观航母编队,业已形成绵密的拦截火网。最外层,以舰载机消灭携带反舰导弹的敌方机舰,一旦打掉了这些发射平台,反舰导弹也自然没有威胁了。在中层,有预警机、舰载雷达、中远程舰空导弹防范已发射的反舰导弹,像美国新式标准SM-6舰空导弹能在270公里外拦截反舰导弹,理论上,航母周围环绕三四艘携带该导弹的宙斯盾驱逐舰,就能在中层对抗50枚以上的反舰导弹的攻击。而在内层,航母及其护卫舰艇尚有近程舰空导弹、小口径速射炮和电子战系统进行"最后抵抗",确保终极截杀。

可见,航母编队的多层防空体系,可破掉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即便对手有底气同时发射数以百计的反舰导弹,可攻击组织与协调却极为困难。换言之,打航母,寻找新出路是必然选择。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与基本在大气层内飞行的反舰导弹相比,弹道导弹大部分航迹却在大气层边缘乃至外面,空气阻力小,所以一飞就是5马赫以上的高超音速。正是凭着极快的速度,弹道导弹拥有出色的突防能力,难怪连超级大国都公认它是"最难防御的打击武器"。但老式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是固定的抛物线,只能去打击固定目标,而水面舰艇却是移动的,要想打中,弹道导弹也得像传统反舰导弹那样进行末段机动。随着技术进步,弹道导弹已能解决末段机动问题,这正是反舰弹道导弹诞生的技术基础。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