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某导弹试射失利10年后终于定型 荣立一等功

与癌症抗争十八年,攻克大量导弹技术难题。空军某试训基地高级工程师杨选春--

"生命的美好,在于不虚度年华"

姚春明张晗解放军报记者李建文

▲杨选春在工作中。资料图

金秋,戈壁的胡杨一如往昔般金黄,簇簇点缀在碧空大漠间。这是杨选春生前最爱欣赏的美景。

9月11日,在空军某试训基地官兵陪伴下,女儿杨音灿强忍着悲痛,将父亲杨选春的骨灰和花瓣一起撒向茫茫戈壁。

那一天,数十公里外的导弹试验靶场上,导弹试验仍在进行。阵地上,官兵忙碌依旧,与往日不同的是,大家再也看不到杨选春那瘦弱的身影。

"爸爸生前深爱这片戈壁……"杨音灿眼含热泪地说。在杨选春生命最后的岁月里,妻女和战友陪伴在旁,他留下自己最后的心愿:"不开追悼会、将遗体火化、骨灰撒在戈壁滩、捐献眼角膜……"

就这样,杨选春简简单单地走了。

在杨选春的个人自传里,写着这样一句话:"生命的美好,在于不虚度年华,不碌碌无为,不给自己留下遗憾。"抱着这样的人生信条,杨选春与癌症顽强抗争了18年,将自己的人生韶华献给了国防事业。

时光回溯到2000年。那年6月,杨选春因长期超负荷工作,晕倒在岗位上。

"老杨被诊断出罹患胰腺胰岛瘤。"妻子郑华蓉忆及,当时只觉得噩耗如晴天霹雳。这种癌症一旦患上,基本就等于被判了"死刑"。

手术加上长期化疗,使杨选春的头发几乎掉光,体重下降到38公斤,一度被医院下达病危通知。

在郑华蓉的记忆中,那几个月里,她不敢盯着丈夫看,因为看了就忍不住心痛流泪。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