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某部高级工程师张民:用生命书写测绘传奇
- A+
- A-
54岁的解放军某部高级工程师张民又出发了,这次的目的地是罗布泊。在这名老兵眼里,号称"死亡之海"的罗布泊只是他野外作业的一个阵地。
野外作业,是地图测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主要作业工具是全站仪、画图板、三脚架。张民说,尽管当前的测绘技术手段不断进步,但涉及到测绘精度要求很高的军事地理信息,仍然需要靠测绘兵的"铁脚板"。
为了将国土精确"复制"到纸上,测绘兵必须"走到、测准"。入伍38年,张民两进罗布泊、三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四上阿尔泰山、五登喀喇昆仑山,徒步行程累计15万公里,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雪山100多座,完成重大测绘任务40余项。
1981年入伍的张民,在新兵连时就常听排长讲起野外作业的故事,从那时起就对这项能够四处"旅游"的工作充满了向往。然而开始执行任务后,他才切身体会到野外测量的艰辛与危险。
昆仑山,常年积雪,山高地险。2000年,张民和战友们第3次来到这里。其中一个测量点,在一条长达40余公里的山沟最深处。
山沟两侧的陡坡峭壁上,时不时滚下足球大小的碎石,车辆无法通行,他们只能雇几峰骆驼进沟。走到30多公里处,驼掌被磨破的骆驼怎么也不肯再往前走。张民和队友们只能扛起几十斤重的仪器设备和食品,手脚并用往前爬,最终完成地理数据测绘任务。
还有一次,张民和战友们骑着骆驼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走了5天5夜,完成全部控制点的测绘任务后途中遭遇特大沙尘暴。张民介绍说,那天,黄沙遮天蔽日,通讯时断时续,他们蜷缩在一座沙丘下,紧紧裹住测绘仪器和刚刚完成的作业图,甚至做好了被狂沙活埋的准备。
神仙湾海拔5380米,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一半,他们一干就是近半年,完成了全部地理要素测绘……新中国成立以来,张民所在单位先后有18名测绘兵长眠冰峰荒漠,用生命践行了对军事测绘事业的铮铮誓言。
军事阅读排行
-
10253 阅读 2022-09-15 17:57
-
6673 阅读 2020-05-18 12:54
-
2895 阅读 2023-05-06 15:34
-
2787 阅读 2022-10-08 14:36
-
2599 阅读 2022-11-13 11:03
军事热门推荐
-
496 阅读 2024-05-27 09:53
-
613 阅读 2024-04-01 08:10
-
170 阅读 2024-04-01 08:06
-
831 阅读 2024-01-28 10:09
-
555 阅读 2024-01-24 09:3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