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役上校将一座山村作为人生的“第二战场”

军官转业,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军转干部谌应新将一座山村作为人生的"第二战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舞台上干出新业绩。

谌应新2015年从空军某场站政委岗位转业到北京市工商联工作,任宣教处调研员。2016年,北京市委选调一批干部到低收入村驻村帮扶。谌应新主动报名,来到密云区不老屯镇燕落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上任时,谌应新写了一副对联自勉,上联是"选调进村得偿所愿",下联是"效党为民开启新程",横批是"书写精彩"。

开办知识讲堂,提振村民致富信心

燕落村是密云区最大的行政村,有2233户村民,其中低收入户达855户。修建密云水库时,燕落村1.1万多亩土地划入库区,导致村民人均耕地严重不足。由于该村全域都是北京市水源一级保护区,因而产业发展受到严格限制,村民经济收入渠道很窄。

传统的种植养殖产业"不能干",新的致富路又没开辟出来,燕落村滑入低收入村行列。由于村民没什么事做,一些人就凑在一起打牌消磨时光,还有少数人去各级政府"讨说法"。

谌应新挨家挨户走访后认为,燕落村的主要问题不是村民"钱袋瘪",而是村民的思路没转过弯来。他开始琢磨如何能提振村民的致富信心。有一天,谌应新了解到北京一家公益基金会义务开办知识讲堂的消息,他马上与该基金会联系,很快就在村里办起了知识讲堂和爱心超市,并建立起听课积分机制。每周一至周五,村民们不仅可以来听党的惠民政策、传统文化、致富经验等课程,还可以用听课获得的积分到爱心超市换取生活用品。

"学知识,还给奖励,这事多好啊!"村民任玉芳告诉记者,起初不少人来听课就是为了攒积分换东西,后来把课听进去了,勤劳致富的心愿就强了,村里学新知识新技术的氛围也越来越浓。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