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权有“世界第二”的潜质 但仍在崛起的前夜

近年来,中国在走向海洋强国的道路上可谓捷报频传:"蛟龙"号深海潜航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在海洋高科技领域有了长足进步;国产航空母舰的成功海试,则意味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陆海复合型国家在海军建设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器物方面,中国的海权建设与海军建设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那么在理念方面,尤其是对海权理论的研究方面,中国又有哪些进步呢?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胡波研究员的新著《后马汉时代的中国海权》做出了很好的探索。

提起马汉,地缘政治理论领域的学者对其可谓是耳熟能详。这位地缘政治理论大师创立的海权论不仅揭示了海权与大国兴衰之间的关系,还对海权的要素及构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海权论的出现不仅使美国成为一个海权大国,还使其逐步成为一个影响遍及全球的霸权国家。此外,海权论在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海权论影响了历史。作为第一个成熟的地缘政治理论流派,海权论的出现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国际关系理论,对机械化时代军事思想的发展也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大师离去后,海权理论这个地缘政治理论的"常青树"却依然生机勃勃:美国的"制海权理论"、前苏联的"国家海上威力论"都曾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重大影响并深刻影响了国际关系史和军事史。同为洲际型大国,中国在这方面却大大落后。这与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是极不相称的。笔者认为,对海权理论的梳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