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造船厂:从“十年磨一剑”到“下饺子”

今年4月12日,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阅兵拉开大幕,习主席在长沙舰上检阅海军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

千里之外的江南造船厂员工们从电视画面上看到这一幕,心中无比激动。长沙舰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海军主力战舰,在这次海上阅兵中,有许多艘战舰来自江南造船厂。

从1865年到2018年,从工业先驱到现代化造船厂,江南造船厂的每一步发展,都见证着国家的兴衰荣辱。

改革开放40年来,江南造船厂这座拥有150多年历史的老船厂华丽转身,开启崭新发展模式,一艘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巨轮和战舰,从这里拔锚起航。从江南造船厂到江南造船集团,她见证了历史,更引领着未来。

"讲百年信誉,造一流舰船。"进入新时代,长兴岛上这个军舰的"摇篮",几代"江南人"济济一堂,巨大的船坞中,生产线忙碌不停。如今,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造船基地之一,这里的一举一动,吸引着世人关注的目光。

(资料图)

"这不仅是工作,更是一种使命"

初夏,长江口风平浪静、波光粼粼,长兴岛基地的码头上,一艘艘新建的舰船整齐排列,工人们来回穿梭,紧张施工,一派繁忙。

镌刻在巨大龙门吊上的"江南长兴"四个大字,无声地诉说着这座百年老船厂的过去和未来。

曾几何时,中国船舶一度被贴上"落后"的标签,"器不如人"的历史深深刺痛了国人的心。

"江南人"不会忘记,上世纪80年代,国家将国防重点建设工程、新型导弹驱逐舰首舰的建造任务交给江南造船厂。"江南人"靠着勇于创新和吃苦奉献的"江南精神",先后攻克新材料运用、特种钢焊接等诸多难题。1994年,被誉为"中华第一舰"的哈尔滨舰顺利交付海军。

"江南人"更不会忘记,改革开放40年来,这家历经沧桑的中国老船厂,经历了最忙碌、最受关注的时期,承担了大量首制舰船建造任务。首制舰船,重担千斤,"江南人"凭着"蚂蚁啃骨头"的韧劲,圆了几代造船人的梦想。

采访中记者看到,一艘在舾装的舰艇旁,一位年近古稀的老者正仔细查看舰体技术状况,并不时与身边的技术人员交流。他就是中船重工集团公司首席专家张国新。

"刚工作那会怎么也不敢想象,现在建造这样一艘大船只用一年多时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那一年,张国新走上舰船监造岗位。此后,他见证了江南造船厂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资料图)

研制某高新项目首舰时,张国新借鉴民船的设计成果,首次采用船体结构总段建造工艺,有效降低了造船的意外风险,大大提高了建造质量。

建造舰船主体的新型钢,焊接后容易产生裂缝,一度影响到建造进度。"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张国新带领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攻克了新型钢焊接难题。

从耐压壳圈制造到艇体合拢焊接,从攻关下水方案到创新航海试验,艰辛付出换来了新舰艇的成功交付。

随后,两艘被誉为"中华神盾"的新型舰艇分别入列,成为了中国海军的旗舰。

从"十年磨一舰"到"下饺子"的速度,折射的是江南造船理念和技术工艺的跃升。2017年6月28日,集众多先进技术于一身的国产新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在江南造船厂顺利下水,成为中国军工领域最闪亮的明星之一。

辉煌的成就,源于精神的引领。"江南人"依然记得,2008年,江南造船厂整体搬迁到长兴岛后,"江南人"面临生活条件艰苦、生产资源有限等诸多困难。然而,在"江南精神"的引领下,众多"江南人"舍小家、顾大家,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实现了生产组织和管理模式的科学转变。

"这不仅是工作,更是一种使命。"正是几代"江南人"弘扬"江南精神"、践行军工报国,江南造船厂才可造出一艘艘中国战舰从这里走向深蓝。

"讲百年信誉,造一流舰船"

2017年的一天,江南造船厂总工程师胡可一在洽谈某超大型液化气体运输船项目时,船东临时提出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2000立方米容量的要求。

江南造船厂总师胡可一(资料图)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