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完全可以主动转换角色 调整姿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

李晓兵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8月17日下午,近50万香港市民冒雨在金钟添马公园参加"守护香港大联盟"举行的"反暴力、救香港"大集会,呼吁全港社会各界反对一切形式的暴力,尽快恢复社会正常秩序。

"反暴力、救香港"大集会特别提出了"乱够了、停暴力、勿扰民、止破坏、守法治、阻撕裂、返正轨"七大诉求,具体内容包括"停止无休的非法游行、集会、占路;停止一切扔汽油弹、纵火、扔砖等暴力攻击行为;停止影响市民日常生活的滋扰活动;停止污损国旗国徽、破坏警署和公共设施;恢复守法传统,勿自毁一国两制;不同政治取向市民,不再互相攻讦;社会重回正轨,政府改革向前"。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修例风波蔓延扩散和暴力持续升级,香港社会也正在酝酿形成一种新的政治共识和期待,那就是香港必须要进行自救。这种自我救赎的实现必须建立在香港社会各界对当前严重的社会管制危机进行深刻反省和总结教训基础之上。

同时,由于香港这座城市具有较为成熟的社会生态环境,因此,尽管此次修例风波影响甚广,严重冲击香港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发展节奏,但是香港社会各界也绝不会甘于被激进政治力量所实施的各种乱港、闹港行为甚至是街头暴力恐怖行为所裹挟,也绝不会任由极端激进分子把香港搞得天翻地覆、一败涂地、满地鸡毛。

从香港特区各种网络平台上传播的各种讯息和张贴的各种图片、帖子来看,香港社会的确存在极个别人群自我沉沦、自暴自弃甚至自我毁灭的极端企图,除了各种展示意志力量的呼吁和抗争模式的策划,以及"违法达义"的组织动员,甚至在网站上时不时可以看到别有用心的呼吁年轻人集体自杀的帖子。这样的管制难题是香港置身于后工业化时代,伴随着后现代思潮的传播而出现的方向感的模糊、价值观的多元、既有传统秩序的瓦解和发展动力之源的衰减和丧失,这也是今天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共同面临的严峻现实和艰巨挑战。

与内地诸多城市依然要面临着不断工业化的任务分工不同,香港社会已经基本经历了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的阶段,历史机遇和数代人的努力打拼成就了今日这座汇融中西的国际化大都市,作为全球和区域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经济中心和航运枢纽城市,香港早就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面临着全球化浪潮冲击和现代化、后现代化过程中所积累的种种问题的困扰。为解决刑事追诉难题而触发的修例风波居然引爆香港特区治理与社会管制危机,让香港社会变得人人自危,纷纷自我幻想独吞"修例恶果"而最终可能成为修例的受害者。这种深藏于繁荣与发展背后的忧虑和脆弱是香港特区在今天这个时代必须闯过的一道难关。

30年河东,30年河西。香港绝不应该简单的停留在过去几代人辛勤努力艰苦打拼所形成的既得利益格局之上,也不应该简单地享受香港作为国际贸易、航运、金融、经济中心的形象和光环之下带来的收益,而是恰恰要把这些作为香港新的发展底气和起点,甚至要忘记自己昔日曾经的辉煌,才能够愈挫愈勇,重新出发。今天香港面临的发展难题和危机应该形成一种倒逼香港社会焕发出强大自我修复力量的基本支点,为香港社会内部发展释放潜力和空间而提供难得的机遇。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