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轮战”;;中的“辛伯林”雷达被袭事件

在对越自卫还击战的"两山轮战"作战中,解放军的炮兵部队无疑是最出彩的。他们以猛烈、精准的火力,打得越军闻风丧胆,为我军牢牢掌握住战场主动权做出了极大贡献。我军炮兵之所以在"两山轮战"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一个很大因素是当时我军装备了从西方引进的高技术装备--炮兵侦查雷达

炮兵侦察雷达通过探测敌方炮弹在空中飞行轨迹,通过电脑反推出敌方的炮兵阵地。在炮兵侦察雷达出现之前,面对敌方炮兵的袭击,只能靠有经验的侦察兵判断出对方阵地的大致位置。己方炮兵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做出精确反击。有了炮兵侦察雷达,就能瞬间精确计算出敌炮兵武器(如火箭炮、榴弹炮和迫击炮)的阵地位置以遂行反炮兵作战。

"两山轮战"的"辛伯林"雷达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和西方的关系尚处于"蜜月期"。我军得以进口一些当时西方的高科技武器,其中就包括英国桑恩电子公司于上个世纪80年代新研制出辛伯林雷达。辛伯林的主要特点是:重量轻,包括电源车在内全重390千克;定位和校射精度高;战术机动性高;可靠性高;操作和维护简单;备有机内自检设备;备有训练用的机内目标模拟器;作战准备时间短。辛伯林雷达探测距离500~20千米,定位精度40米(侦察迫击炮),反应时间12秒,是一种性能相当出色的炮兵侦察雷达。

辛伯林雷达刚刚列装,就赶上了第一场大考--英阿马岛战争。1982年5月中旬,英阿马岛之战已经进入了尾声阶段,登上马岛的英军皇家轻装甲营使用两部辛伯林迫击炮定位雷达和拥有8门81毫米迫击炮的炮兵连协同作战,准确地摧毁了阿军在达尔文港周边山头上的105毫米和155毫米榴弹炮的发射阵地,而且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发起攻击的。辛伯林雷达通过准确地锁定阿军榴弹炮发射的弹丸的飞行轨迹,反推出了阿军在港口外5千米处的炮兵阵地。英军的81毫米迫击炮群在夜暗中急速射只用了5分钟就结束了战斗。按理说,英军装备的81毫米迫击炮,无论口径、射程、威力都远远无法与阿军的105和155毫米榴弹炮相比,但在炮兵侦察雷达这个战力倍增器的支持下,英军却以小胜大,用口径较小的迫击炮击败了大口径的榴弹炮。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