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兵解危难 中国第一枚仿制导弹诞生背后的故事

20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国防科技尖端事业,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征程中震古烁今的空前壮举。

那时我们一穷二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白纸一张,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两弹一星"事业在这种条件下起步,困难可想而知。

我国仿制的第一枚"1059"导弹发射试验成功

面对诸多难关,党中央、国务院和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两弹一星"领导人及时组织、调用了一大批在激烈的形势变革中身先士卒、不推诿不懈怠、具有不可阻挡的团队执行能力、具备上接国家战略下可迅速实施落地的"奇兵"。这支奇兵"奇"在何处?奇在以军人为主。让"武将"来管"秀才"的事,让当兵出身的人来领导最高科技人员,不可不谓之天下奇闻。

苏联中途撤出,"奇兵"从天而降

我国用于自卫的地地导弹是以"东风"型号为序列的。但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第一枚仿制型近地导弹并没有使用"东风一号"这个名称,而是使用的机密代号"1059"。顾名思义,这枚仿制型导弹应在1959年10月1日十年建国大庆时搞成。可是,这个在苏联专家直接指导下的仿制任务,到了1959年10月1日并没有完成,这就给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和不利。

我们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没有"两弹一星"是站不起来的,更无法保障我们强起来、富起来。这是一项重大的国家使命,是必须抢时间、争速度才能完成的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环。

此时,以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元帅为主的"两弹一星"高层领导人高瞻远瞩,识破了赫鲁晓夫的国际投机行为,已经超前预感到加紧执行1957年10月15日签订的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的紧迫性。

1960年11月,中国第一枚仿制导弹"东风一号",首次发射试验成功,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永久展出

1958年7月,赫鲁晓夫访华时提出了有损中国主权的无理建议,被毛泽东顶了回去,赫鲁晓夫开始发表影射攻击中国的言论;1959年,西藏上层反动分子发动叛乱,使聂帅从苏联一些细微的变化和堂皇的歪理中再次察觉苏联人要摊牌了。

1960年1月,聂荣臻元帅在上海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将中苏经济援助和科学技术协作方面的变化情况先向毛主席和周总理作了报告,然后又在发言中提出:苏联很有可能在不长的时间内,终止与中国的协定,"总之,他们是想长期使中国停留在仿制阶段,处于依附地位"。

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根据双方协定细则,我方向苏方要一般的通用资料、原材料、设备还能要到,但是要精密和非标准设备、特种原材料,苏方就卡住不给了;一般仿制、工艺专家还能请到,设计专家就请不到了……

而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以下简称"老五院")一分院早在1958年1月就提出了当年研制工作要点,即要求全体人员必须尽快学习掌握苏联援助的P2导弹的全部资料,做好第一枚仿制导弹生产的准备工作。当时老五院制定的目标是,在1959年9月之前完成仿制任务,争取在10月国庆节期间试射,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

但到了1959年10月,预定目标并没有完成。同年12月,聂帅两次听取老五院工作汇报,再三强调加速仿制和研制工作,支持科学家们的工作,减少他们的事务,特别点名减少钱学森等专家的行政事务。

聂帅下达的任务就是要抢时间、争速度,要在苏联的态度发生根本变化、整个国际形势对中国发生极为不利的扭转之前,迅速组建完成中国"两弹"独立研究、制造、试验的体系,尽快把第一枚仿制导弹完整搞出来,使之成为国家和军队的中流砥柱。如果不争分夺秒地争取和把握国际性的主动权,就会在国家的大战略上和仿制、自行研制导弹方面贻误有利战机,失去最佳快速生长机遇。

紧接着,1960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大家有针对性地讨论了我军战略方针和国防建设工作,通过了1960年的国防建设工作纲要,提纲挈领地明确了"两弹为主,导弹第一"的发展国防尖端技术的方针。这是当时兵贵神速、用兵出奇、打蛇要打七寸的最紧要重大的焦点和关键。

为了避免出现苏联单方撤退全部援建专家的后遗症,迅速解决受制于苏美两霸的困境,兵贵要出奇。这批奇兵就是从战火纷飞的年代成长起来的一群如狼似虎、所向披靡的年轻有为的作战军人。

奇兵人物之张镰斧

张镰斧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