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的德国是如何走向分裂的?

阿登纳与联邦德国的诞生

如果从连续性和非连续角度考察20世纪的德国史,1945年有足够的理由被视为最深刻的转折点。无论是政府还是疆域,没有一个能在战争结束时直接延续下去。不仅是德意志帝国政府无法继续存在,各州也未能幸免于难;到处是行使国家权力的盟国军政府。德意志人定居已长达百年的东部地区,则在德国人民遭驱逐的进程中成为领土变动最大的区域。它成为应斯大林要求,并在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上获得西方大国批准的波兰领土向西移动的代价而被置于波兰的"管理"之下,而东普鲁士北部则归苏联"管理"。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奥德河-尼斯河界线以西的德国,尤其它的西部占领区成为一场规模空前的流亡运动的目的地,超过1200万难民构成了欧洲规模最大的强制人口迁徙运动及德国现代史上最大的人口变化。此外,还有数百万的"无根之人"及难民--被迫离开居住地和本国的人口及以曾经的外籍工人为主的外国人。因此,尽管战争导致了人口损失,但在后来成为联邦德国的区域内,人口数量仍然上升了近25%,这也导致原本在社会经济领域就矛盾突出的战争后果持续恶化。促成如克里斯托夫·克勒斯曼(Christoph Kleβmann)所说的身处"崩溃社会"中的人们迁移的首要原因是日常生活里的生存问题:住房短缺、煤炭缺乏、饥饿及其他物资的匮乏成为大部分德国人在至少长达三年的时间里难以忘却的基本经历。这些为数百万人共同分享,纯粹担心如何活下去的忧虑,以远比以废墟前劳作的妇女和黑市为主题的怀旧照片所呈现的更压抑、更无趣的方式,决定了战后的日常生活。战后经济重建起初以失败告终,原因首先在于因四大国分区治理、任意割裂发达经济区的做法导致缺乏必要的交通连接,此外还因为盟军拆除了工业生产设备。直到1947年获得"马歇尔计划"框架下的美国经济援助及1948年6月20日开始实施货币改革,情况才有所好转。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