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远程火箭炮研制:花近3个月时间 手工造出一根发射管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很多人熟悉这首经典老歌,但恐怕没有多少人会第一时间联想起与这首歌同名的武器——“喀秋莎”火箭炮。作为第一款现代火箭炮,二战期间,苏联军队首次派出这个“美丽的姑娘”上阵,强大的火力让德军阵地顷刻化为一片火海。

与传统线膛压制火炮相比,火箭炮的出现无疑是陆军武器装备发展的一次飞跃。上世纪80年代,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纷纷研制出性能更加先进的新一代火箭炮,在战场下起一阵阵钢铁似的“冰雹”。

面对一无资料、二无经验、三无设备的境况,我国军工人迎难而上,从1989年正式立项,到2004年列装部队,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所属某重工集团公司用了15年时间,打造出一款集远射程、高精度、自动化、信息化等性能于一体的某型远程火箭炮,被网友亲切地称为“中国钢雹”。本期,我们为您讲述的就是这型远程火箭炮台前幕后的故事。

“中国钢雹”诞生记

“别人打得到你,你却够不到别人,怎么能打得赢”

说起“中国钢雹”,周国栋感受颇深。从20岁出头的小伙子,到如今步入不惑之年,这位科研带头人把自己的青春,都倾注在这型火箭炮上。

大学毕业后,周国栋来到这家军工厂。那时候厂里鲜有大学生,进厂不久后,他便担任研究所技术员,自此和火箭炮结下不解之缘。在担任技术员期间,周国栋了解到,此时国外各军事强国已研制出新一代火箭炮,其射程远大于我军现役的同类型装备。周国栋比喻说:“这就好比两个拳击手比赛,你打得到我,我却够不到你,怎么能打得赢?”

这一情况很快引起部队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1989年,部队有关部门决定依托该厂,研发我军新一代远程火箭炮。临时受命,时任项目副总设计师的周国栋带领团队立下了“军令状”。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