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第五战区与湖北省府之间的征粮缠斗

在抗日战争这样一场旷日持久的总体战中,为落实"军事第一"的思想,战时的国民政府在地方行政上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其中一项措施,就是在各个省推行"军人治政"的政策,由军事将领兼理或转任各省省主席,直接掌控该省的行政大权,希望以此加深军、政联系,实现军、政配合的目的。

将封疆大吏的权力交给带兵打仗的"武装同志",在学理上颇符合逻辑,地方长官和驻军首脑同出自军界,似乎就可以避免历史上一直以来存在的文、武之争。实际运行中,如此安排在湖南、江西、安徽等地的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在另外不少地方同样可以看到,"军人治政"并没有促进军、政之间的和谐,反而事与愿违地引发了双方的对立。究其原因,除了战时体制下一切资源优先流向军方而加重了地方上的各类负担外,不同派系的军人以及军事集团之间一直潜在的矛盾,或许是相当重要的原因。这些地方的军、政对立中,尤以第五战区与湖北省政府之间的冲突最为突出。李宗仁的第五战区与陈诚兼理的湖北省府之间,围绕粮食征集和地方行政展开了多轮缠斗,场面数度陷入僵持,以至于居间调停的蒋介石也时常感到尴尬。

鄂北军粮冲突的凸现

就地理范围而言,鄂北包括湖北省第三、第五、第八共三个行政督察区,计21个县,面积近7万平方公里。湖北省府迁至鄂西恩施后,为了有效管理鄂北,特在老河口设置办事处,开展"策应和联系工作"。如前所述,第五战区在湖北的辖区,分布在鄂东和鄂北的30多个县,而战区司令长官部位于鄂北的老河口。鄂北因之也成为第五战区的核心地区。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所有战区的规模扩大,职能趋于多元,第五战区也不例外,其长官部所设的机关、学校日益庞大,加上军队数量的扩张,供给数十万人的军粮便成为问题。雪上加霜的是,鄂北产粮本来不多,而汉江流域产米区钟祥、随县等地又控制在日军手中,加之1940年后湖北全境连年灾歉,邻省河南灾情也异常严重以致难民涌入,本地采购军粮自然越发困难。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