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国主义如何利用神道教为其侵华服务
- A+
- A-
神道教是日本的本土宗教,在日本历史的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神社作为神道教的神圣场所,既是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但鲜为人知的是,抗日战争期间日本神社曾作为侵华日军的先兵在中国境内泛滥一时。这段史实长期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直到近年才逐渐浮出水面,各地相继报导发现了日本神社式的建筑。
青岛神社旧影,始建于1916年,用于供奉天照大神和祭奠攻占青岛期间死亡的日军官兵,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当地人民的强烈要求下将其拆除。
"超越宗教的非宗教的宗教"
如果说神社本身是作为宗教的神道教的产物,那么中国境内的神社则是作为意识形态的国家神道的象征。在谈及中国境内的神社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理清近代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精神支柱--国家神道的来龙去脉。
1868年1月,以明治天皇为核心的新政府军在鸟羽-伏见之战中击溃幕府军队,为倒幕运动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3月,新政府军兵临江户城下,倒幕运动接近尾声。但国内的局势并不太平,旧幕府势力形成"奥羽越列藩同盟"在东部地区顽抗,各地的农民抗争与市民暴动此起彼伏。面对复杂的国内政局,在"尊皇"的口号中建立起来的明治新政权迫切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重树天皇的威严。为此,新政府加紧了神道国教化(即国家神道)的进程,使之成为构建天皇神话的理论基础。
明治政府对民间神社所做的整理,成为构建国家神道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年3月13日,新政府发布"祭政一致"布告:"兹者王政复古,根据神武创业之基,诸事一新,恢复祭政一致制度。首先在恢复、建立神祇官之后,亦将陆续举办各式祭典。……诸神社神主、祢宜、祝、神部等,嗣后均归由神祇官管辖。"长达数十年的神社整理由此拉开了序幕。所谓神社整理就是现存神社的废止、合并或转移到其他神社境内,而废止、合并或转移的基准则来自政府的统一规定。1871年,明治政府正式宣布以祭祀皇室祖先天照大神的伊势神宫为大元缔,制订正式社格(神社等级),规定由神祇官统一管辖全国神社。该年5月,政府以太政官布告规定了官社、诸社的区别和社格。紧接的7月又制定了《乡社定则》,正式规定府县社、乡社、村社的社格,没有授予以上社格的神社视则为无格社。于是,神社被分成了官社、府县社、乡社、村社和无格社五个等级,按照中央集权方式重新编组。由此,原本零散于民间各地的神社有了统一的规划,一并纳入到国家神道的体系之中。
1913-1914年内务省先后发布了《官国币社以下神社神职奉务规则》《官国币社以下神社祭祀令》与《官国币社以下神社祭式》,把明治维新以来的神社整理作了最终总结:以伊势神宫为顶点,将全国各地的神社按金字塔型编成国家的祭祀体系,神社被定位成国家祭祀的场所,天皇就是最高神天照大神灵统的祭主。至此,天皇的神圣地位再次被凸显出来,神社整理运动也基本宣告完成。
日本伊势神宫
以神社整理的方式改革神道教,进而提高与巩固天皇的崇高地位,这在历史上并非首创。早在7世纪中期的大化改新之时,当时的皇室就曾通过神社整理建立起了以天皇为中心的皇室神道。但近代初期的国家神道又具有其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在"祭政一致"的旗帜下,神社祭祀不仅作为天皇神圣的依据,更与民族国家的形成紧密捆绑在了一起。1890年颁布的《设置神祇官申请书》充分说明了神社祭祀、国家神道和民族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夫天地神祇,均在祖宗与祖宗之臣民,皆在效力于国家之创始和守城者。由是,当知我祭祀之礼绝非基于宗教之信念,乃基于国家之感想。即本邦之祭祀为国家祖传之特有仪式,须以之为国种民族统一之表象,永久保存。夫大小神社,为皇祖皇宗,为臣民之祖宗,即国家之重大祭祀。神祇道乃国家祖宗之遗训。轻侮神祇道即轻侮皇室、轻侮国家、轻侮国家之祖宗,亦轻侮轻侮者之祖先。"
如果说对于其他宗教人们尚有不信或不敬的自由,那么对于国家神道则没有这种的自由。它是一种与祖先崇拜相结合,以天照大神为祖先神,国民必须相信、必须崇敬的信仰。在神道教中,神社首先是祭祀的场所,但在经过整理的神社中举行的祭祀已经具备了国家祭祀的性质,国民在国家祭祀中被引向对拥有共同祖先"天祖"的民族国家的崇敬。正如日本学者所指出的,国家神道是明治日本效仿西欧各国建立近代民族国家的模式,重编传统、重新构建起来的"超越宗教的非宗教的宗教"。
神社在中国的扩张
国家神道的建立促进了日本国民的整合,对于日本从近代化的浪潮中脱颖而出有着一定的贡献。但即便是健全的民族主义,当国家间对立趋于表面化时,也便容易趋附于国家的权力。20世纪随着日本不断扩大对外侵略,国家神道蜕变为战争的工具。二战期间日本全国已有大小神社10万多个,遍布每一个角落,成为实行国民控制和宣扬军国主义的场所。不仅如此,神社还作为侵略的先兵,向朝鲜、中国和东南亚等地区急速扩张。
台湾神社是日本在中国建立的第一座神社。1895年10月,率军进攻台湾的北白川宫能久亲王死于台南,日本政府决定在台湾建立神社,将其作为神来祭祀。台湾神社始建于1900年9月,到1901年建成,后改称为神宫,这是日本在中国建立神社的开始。此后,总督府凭借行政力量在全台各地建造神社,包括基隆、新竹、台中、彰化、嘉义、台南、高雄、花莲港、台东、澎湖等地。其中,除了开山神社祭祀郑成功外,其他各社都祭有这位北白川宫能久亲王。
北白川宫能久亲王(1847-1895)
历史阅读排行
-
7357 阅读 2021-08-28 10:39
-
6440 阅读 2022-09-22 17:39
-
3166 阅读 2021-11-03 09:25
-
3163 阅读 2022-09-22 17:26
-
2945 阅读 2021-09-30 11:52
历史热门推荐
-
337 阅读 2023-10-30 13:41
-
674 阅读 2023-10-13 22:37
-
1039 阅读 2023-09-30 11:24
-
514 阅读 2023-09-23 12:39
-
6440 阅读 2022-09-22 17:3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