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屠夫”理查德·切尼:后冷战时代如何调整国防战略

1989年11月9日晚,兴高采烈的两德民众在全世界媒体的闪光灯和摄像机注目下,挥动大锤砸下柏林墙上第一块水泥,预示着自从1945年罗斯福与斯大林在雅尔塔分割世界以后,统治世界四十余年的国际秩序正在走向终结。各国决策者们突然发现,沿用近半个世纪的外交和国防基本战略,正在迅速变成一堆历史垃圾。理查德·切尼在1989年初成为五角大楼主人,历史将他放在了调整美国国防战略的关键位置上。

1989年11月9日,东德突然宣布放松对居民处境的限制,当晚柏林墙被兴高采烈的群众推翻。

1989年初,国际局势看起来仍然很严峻,全球220余万美军每年耗费3000亿美元(当年币值)军费,继续在为有可能突然爆发的世界大战认真备战。苏联是当时全世界范围内唯一有能力摧毁美国的外部威胁。五角大楼估计苏联威胁"持续增长,而且越来越恶劣"。

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已经对峙了40年,苏联在中东、非洲和拉美还在到处插手。唯一让美国宽慰的是,在东亚,中国这个体量庞大的准盟国对苏联有一定威慑作用。美军大部分海外兵力集中部署在欧洲,在朝鲜半岛和夏威夷还有部分兵力,在中东地区的驻军还极少。为了应对可能爆发的世界大战,每年军费开支第一优先花在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重型轰炸机和大大小小的核弹头上,核战争是最优先考虑的问题;第二则花在战斗机、重型装甲部队和庞大的海军航母编队上。

大权独揽

在当了多年总统幕僚和国会议员后,切尼第一次有机会独当一面,全权驾驭一具巨大的官僚机器。他怀着干一番大事的雄心到任之初,曾想仿效麦克纳马拉那样的强人,对这头由200万名军人和几十万文职雇员构成的巨兽大动手术。上任后,切尼下达的第一批命令就包括让手下拿来国防部的组织架构图。巨大的图表摊在部长庞大的办公桌上,这张表盖住了整个桌子,两边还垂了下来。切尼后来回忆道:"我把它重新卷起,再也没有看它一眼。"他立即明白,如果企图改组五角大楼,那么在他四年的预期任期内,将钻进一幢无比庞大复杂的迷宫中,这很可能将耗去主要精力,而最终却一事无成。

但历史赋予切尼一个极好的机会供他施展拳脚。美国鉴于越南战争的失败和伊朗营救任务失利,他的两位前任卡斯帕·温伯格和弗兰克卡·卢奇对国防体制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按照集中管理、统一领导原则,精简了繁杂的多层指挥链,调整了部门权力分割,大大强化了国防部长的权责。

切尼就任国防部长后的标准照

1986年国防部重组法案(《戈德华特-尼科尔斯法》)深刻改变了美国国防体系的架构,强调联合,强调三军统一,打破不同军种各自为战的局面。为避免各军种间的互相矛盾和冲突,将装备采办、审计、预算、信息管理、监督、法律事务、公共事务、研究与开发等许多职能从各四星上将充任的军种参谋长手中,移送给文职的国防部统一掌握。

国防部权力增大,这有助于强化军方对文职官员制订的国防政策的执行,军种之间的争吵可以在国防部长一人掌控下内部消化,国会和公众不再会听到过去的"海军将领大造反"、"陆空军政治大战"那样的激烈争吵。温伯格和卡卢奇还没来及享受下新法赋予的大权,就先后因"伊朗门事件"牵连或政府任期到届而相继去职,切尼是第一个有时间、有机会按照新法案大干一番的人。

整军先治人

好骑手在纵马驰骋前,要先驯服烈马。在美国西部蒙大拿州广阔天地里成长起来的切尼深知这一道理。他明白在按照自己想法重塑美国国防之前,首先要将手下桀骜不驯的各军种将军们治服。

《戈德华特-尼科尔斯法》加强了总统-国防部长-战区司令的三级指挥链条,夯实了文官治军的基本原则。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是美军中的第一高官,现在被彻底排除在作战指挥链之外,主要目的是确保参联会主席对国防部长和总统能够比较超脱地提出客观独立的军事建议,而不再居于国防部长之下,对战区司令发号施令。

与切尼搭档的参联会主席科林·鲍威尔是前国防部长温伯格、卡卢奇的得意门生,也是里根、布什两任总统的红人,他在里根时代末期担任过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与共和党高层很多人有深厚的私交。作为浸润白宫多年的老油条,鲍威尔熟悉官场潜规则,尊重切尼的权威,两人通常合作得很不错。但在具体政策制订上,作为肩扛一堆将星的军人,鲍威尔有时总忍不住提出一些切尼觉得不顺耳的意见。切尼认为,鲍威尔现在是自己和总统的首席军事顾问,已经不再是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了,他不愿意看到鲍威尔对军事事务之外的问题指手画脚,只提供专业军事意见就行。经过切尼几次敲打后,鲍威尔明白必须按老板的游戏规则玩。

切尼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将军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