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台湾“核武梦”如何破碎

1945年8月,美国将两个原子弹投向日本广岛、长崎,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实战当中使用核武器。从此,核武器成为大国对外战略的一种选择。在冷战对抗期间,美苏之间的核对抗几乎让人类陷于核大战的火海。档案资料显示,盘踞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从1960年代到1980年代也积极发展自己的核武器技术,只不过在美国的压力之下,"核武梦"最终破碎。

1956年台湾虽然在新竹清华大学建立了第一台原子反应堆,但直到1964年都没有正式启动核武器研究计划。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震惊了世界,也给蒋介石带来巨大的冲击。在大陆新军事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台湾当局启动了发展核武器的"新竹计划"。

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然而,对台湾发展自己的军事核技术,岛内是有不同的声音的。比如,著名核物理学家吴大猷应邀赴台出任"国家安全会议科学发展指导委员会"主任,他对于台湾发展核武器持否定的意见,其一从战略角度讲,台湾地势狭小,即使有了核武器也无法用于进攻,反而增加来自国际社会的敌意;其二台湾缺乏资源,如果从国际市场购买原料,当时的国际环境对台湾不利;其三核武器的运载工具研发滞后。而且,台湾在这方面的任何动作都难逃美国法眼,必定会遭其制止。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许倬云也认为台湾发展独立的核武能力在原料、技术和人员上皆有困难。

同时,要全面启动核武器研制计划,台湾首先要突破两大难题,一是缺乏技术设备,二是缺乏核原料。对此,台北试图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根据有关媒体的披露,台湾当局曾派高官赴以色列,同其"原子能委员会"接洽,希望从那里获得核技术。除以色列之外,西德也在台湾当局的考虑范围。美国中央情报局发现,台北当局试图与西德西门子公司谈判,以购得一座200兆瓦重水反应堆。对此,美国一方面对德施压,一方面加强了对台湾行动的追踪。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