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里的全球化:可口可乐与美国的崛起

二战中的可口可乐

20世纪30年代末,可口可乐公司空前强大。它已成为美国民众心中的民族企业,占有全美汽化软饮料近一半的销售额。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卷入"二战",开始向世界各地派兵,总计1600万人次,伴随他们辗转世界各地的还有可口可乐。

在战争动员时期,可口可乐公司总裁罗伯特·伍德拉夫发出一条指示,"公司将不惜亏本,争取让每一位士兵在任何地方都能花5分钱买到一瓶可口可乐"。可口可乐早就深受士兵们的喜爱,他们在操练的时候就饮用这种既不醉人又能提神的饮料。可口可乐公司出此良策不仅保持了可口可乐的销售量,更让人们把可口可乐与爱国主义联系起来。此外,身处遥远军事基地的士兵们也的确非常喜欢可口可乐,有了它,他们方能寄托思乡之情,士气大振。

一位军官在写给可口可乐公司的信中说,"在这国家民族危难的时刻,我们衷心地希望贵公司能继续给我们提供饮品。"还有一封信这样写道,"我们认为,可口可乐是鼓舞官兵士气的一剂良药"。此类信件不胜枚举,加上军方明确支持的态度和政客们的多方游说,1942年,可口可乐公司获得不受蔗糖配额供应限制的特权,原因是该公司的产品属军需品。这样一来,在竞争对手们因为限额供应而不得不减半产量的时候,可口可乐却能得以继续保持产量不变。

然而,如果要把瓶装的可口可乐运往驻军基地的话,需要绕半个地球。这样做十分不经济,至少如此一来它占用了太多宝贵的船运量。因此可口可乐公司就在离基地最近的地方设立了专门的装瓶厂和汽水厂。这样一来,公司就只负责往这些厂运送糖浆就可以了。在许多军官的眼里,维持可口可乐生产正常运转的这些雇员和那些开飞机、坦克的兵士一样重要。军队授予他们"技术观察员"的荣誉称号,还授予军衔,这就是那些所谓的"可乐上校"。整个战争时期,他们在全球共建立了近64家军用装瓶厂,共生产饮料近百亿瓶。这些"技术观察员"设计了一种适于在丛林中使用的便携式自动饮料机,以及一种能进出潜艇舱门的微型自动饮料机。与此同时,他们还把可口可乐推广到美海外驻军基地周边的外国平民中。后来,许多外国人也逐渐喜欢上这种饮料。它的市场不断地扩大,世界各地的人民,从波利尼西亚到祖鲁,第一次尝到了可口可乐的味道。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