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结束百年 为英国服役的十万中国劳工
- A+
- A-
20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百周年,虽然战场主要是在欧洲大陆,但之所以称之为"世界大战",也是因为各个不同的地区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横跨大洲参战的状况,死亡人数高达1600万。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中国息息相关。北洋政府加入一战,而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居然被要求将原先属于德国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这便是"五四运动"的缘起。中国军队并没有集结到欧洲前线作战,但大约有14万中国劳工被英法两国招募,远赴重洋来到欧洲,为协约国提供与军事相关的后勤事务。其中,英国孤悬海外,成为了协约国的大后方,更是招募了近10万工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社会和历史转向带来的冲击可能要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大。在许多小镇上和一些堂区教堂里,都能看到镌刻满名字的铜牌或纪念碑,这些名字都是从当地应征入伍而马革裹尸的年轻人。然而,他们却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忘记了那十万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华人劳工。
在英国的华人团体中很多人就是这些劳工的后裔,他们不断地呼吁政府正视华人劳工的地位,对他们在历史上所做的贡献表达应有的尊重。今年,英国伦敦子午社(Meridian Society)在国家彩票基金(Heritage Lottery Fund)的支持下,为缅怀一战华工组织了为期两年的一系列纪念活动。与此同时,利物浦博物馆(Museum of Liverpool)和安菲尔德墓地也举行了缅怀活动。
2018年8月9日,利物浦安菲尔德墓地举行纪念劳工的缅怀活动,之所以选在8月9日,正是为了纪念100年前在安菲尔德医院最后一名离世的中国劳工。默西塞德郡总督马克·布伦德尔(Mark Blundell)代表伊丽莎白女王致词;利物浦市长克里斯汀·班克斯(Christine Banks);还有英国陆军准将彼得·拉弗蒂(Peter Rafferty)。到场的还有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馆领事、利物浦各大中国华人社团会长以及社会民众。
缅怀仪式上,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馆刘威领事和师曙平领事在利物浦安菲尔德墓地的阵亡华工将士墓碑前献花行礼
招募中国壮丁
在法国和比利时爆发战争后,为了填补战争期间伤亡造成的人力短缺,协约国迫切需要从兵工厂和战略港口补充兵力。因为深知中国劳工性格坚韧、工作勤奋,英国便有了从中国招募劳工的想法。对于中国农民来说,此时的中国正处在被帝国瓜分的动荡时期,生活艰苦,远赴战场尽管危险,却可以赚到足够的钱来维持他们的家庭生活。
最初,北洋政府不允许中国公民私自出境参战的,所以最初在中国的招募只是在地方政府半官方半隐蔽的情况下进行的。1917年8月14日,北洋政府正式对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宣战,因此劳工问题也开始受到官方的支持。
为了能够适应欧洲北部的气候和环境,英法两国多从中国北方地区挑选劳工,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天津等地,大约有14万年龄在20-35岁的中国男子被招募,仅英国就招募了约9.6万人。这些华工们签署了为期三年的非战斗合同,雇佣方负责这些华工的日常生活,并提供服装和医疗服务。这些劳工大多从事的基本上都是比较初级的体力劳动,比如以人力运输、开挖战壕等,但也有少数人能从事一些技术性工作,比如铆接和发动机修理。
这些劳工每天工作10个小时,基本没有休息日,每日工资比最低等级的士兵低,被视为廉价而且高效的劳动力,法国的新闻甚至说这些来自中国北方的劳工身强体壮,比越南的劳工更适应欧洲的环境。
据说,当时来到欧洲的劳工中很多人来自中国北方的偏远地区,还保留着清朝的发饰,留着长辫子。他们入伍之后,被要求将辫子全部剪掉,每个人先是发放了一个印有编码的手环作为劳工的凭证,后来则改为铜制的帽徽。这些人在英国被统一称为中国劳工旅(Chinese Labour Corps,简称CLC),这个编码也就成为了这群人特殊的番号。
利物浦的中国劳工
从清朝以来,利物浦就成了中英之间贸易的重要港口,这里甚至还有欧洲历史上最早的华人街,那些来到利物浦的华工被编入了费尔法克斯(Bryan Clarke Fairfax)中校的利物浦军队(Liverpool Regiment)。
虽然这些华工并非开往前线的士兵,不属于中国军队,在他们的劳务派遣合同中也并没有参加战争的要求。但是,作为一只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负责补给、后勤和修筑军事工事等方面的劳工队伍,他们在正式启程前往欧洲之前,都要在中国的威海卫进行统一的军事训练。威海卫虽然在山东境内,理论上却是德国的势力范围,但英国长期以来占据威海卫地区,相当于在德国人的眼皮子底下输送中国劳工到欧洲。
英国军官和中国劳工在威海训练营
历史阅读排行
-
7357 阅读 2021-08-28 10:39
-
6440 阅读 2022-09-22 17:39
-
3166 阅读 2021-11-03 09:25
-
3163 阅读 2022-09-22 17:26
-
2945 阅读 2021-09-30 11:52
历史热门推荐
-
337 阅读 2023-10-30 13:41
-
674 阅读 2023-10-13 22:37
-
1039 阅读 2023-09-30 11:24
-
514 阅读 2023-09-23 12:39
-
6440 阅读 2022-09-22 17:3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