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掠影:红军时期的三个“西北军委”

红军长征前后,我们党先后成立过三个"西北军委",记录了中国革命重心逐步向西北地区实施战略转移,并最终奠基西北的过程。

以张国焘为主席的红四方面军西北军委

1932年10月,鉴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未能粉碎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作出突围西征的决定。随后,红四方面军主力2万余人撤离鄂豫皖苏区,越过平汉路向西转移,经鄂北、豫西,进入川陕边地区。12月8日,在城固县"小河口会议"上,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正式改称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西北军委,张国焘任主席,徐向前、陈昌浩任副主席。

但由于战区阻隔,这个西北军委的成立及主席、副主席的人选并未及时报告中共中央和苏维埃政府。鄂豫皖军委改称西北军委一个多月后,在中央苏区前方指挥作战的周恩来、朱德、王稼祥代表中革军委,于1933年1月17日致电临时中央及张国焘,建议成立"川陕鄂中央分局",并提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应即组织,由你们提出名单由中央苏维埃政府委任。"可见,直到这时,西北军委的成立及其主要领导并未得到中共中央和苏维埃政府的委任。不过,这时成立西北军委,已经成为中革军委和临时中央高层的共识。

西北军委成立后,对创建川陕苏区、为党和红军把战略重心转向西北打开战略通道,发挥了重要作用。到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已发展为4个军4万余人。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7月18日,中革军委发布通知,任命张国焘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原先以他为主席的西北军委实际上就停止了运行。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