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建立德意志帝国过程中的“奥地利模式”
- A+
- A-
"德意志第三世界"
在推动邦联改革方面最热心的,要数所谓"德意志第三世界"的代表们。他们主要代表了夹在大国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的德意志中等邦国,力争将德意志邦联的组织架构向联邦方向发展,例如萨克森公国长期担任首相的政治家斐迪南·冯·博伊斯特(Ferdinand von Beust)和巴伐利亚公国的路德维希·冯·德·普福德腾(Ludwig von der Pfordten)。他们对保持和加强德意志邦联各成员国间联邦式的联系尤为重视。博伊斯特、普福德腾以及他们的王侯--萨克森和巴伐利亚国王强烈支持将联邦化作为建立德意志帝国的备选方案,就像普鲁士在其首相俾斯麦的领导下最终实现的那样。
晚年俾斯麦
近几年的研究对这种"逐步进行邦联改革"的可行性政策进行了细化和重要性评估。对于进行邦联改革的动机问题却少有提及。博伊斯特和普福德腾到底做了哪些承诺?他们的君主从中又有何期待?事实上,这正是对"长期稳定的德意志邦联"乌托邦式幻想的一个质疑。中等邦国的官僚主义者及其王侯对提升邦联地位的想法并非出于偶然。因为他们借此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保持自己的权力地位。他们认为,建立一个由普鲁士或者奥地利领导的德意志民族国家,会妨碍这个目标的实现。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也意味着,这些较小邦国精英们的政治权力将在一段时间内被大大削弱。
在萨克森、巴伐利亚和其他中等邦国看来,在两个大国之间树立"德意志第三世界"的影响力是防止权力损耗的一种手段。因此像博伊斯特和普福德腾这样的人便像溺水者一样紧紧抓住了德意志邦联这根救命稻草。因此他们才会提议进行邦联改革,以期赢得德意志民族运动的支持。不过这种尝试并没有长期奏效。而且他们也无法获得成功,因为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下定真正进行改革的决心。只有当德意志民族权力在握,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而"德意志第三世界"代表们所提出的建立代表人民意志的邦联议会的建议,则始终停留在对民族运动的指望上--如果从一开始就不只是辩术的话。
历史阅读排行
-
7357 阅读 2021-08-28 10:39
-
6440 阅读 2022-09-22 17:39
-
3166 阅读 2021-11-03 09:25
-
3163 阅读 2022-09-22 17:26
-
2945 阅读 2021-09-30 11:52
历史热门推荐
-
337 阅读 2023-10-30 13:41
-
674 阅读 2023-10-13 22:37
-
1039 阅读 2023-09-30 11:24
-
514 阅读 2023-09-23 12:39
-
6440 阅读 2022-09-22 17:3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