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入喷气时代:歼-5首飞的故事

1956年7月19日,我国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歼-5的原型机由试飞员吴克明驾驶成功首飞,该机全部采用中国自制零件制造组装,标志着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批量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之一。

歼-5战斗机是根据苏联研制的米格-17F型战斗机仿制而成。苏联在1953年授权批准我国的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该型号战斗机,此后不久我国就开始了仿制工作。

编号为"中0101"的第一架国产歼-5战斗机。

歼-5采用机头进气,后掠式中单翼布局,机动性好、火力凶猛、生存力强。机身为金属结构,体积小,重量轻。歼-5在机体外型上非常类似在朝鲜战场上取得辉煌战绩的米格-15战斗机,但仍有很多不同。相较于米格-15,歼-5(或者说米格-17)虽然也采用了后掠翼,但后掠角由35度增大到45度,进一步提升超音速性能;机翼上增加了一片翼刀达到每侧三片以提升低速性能;使用改进版的VK-1F离心式喷气发动机,其推力更大、响应更快,歼-5使用的是VK-1F的国产仿制型号涡喷-5。至于武器系统则是米格系列战机早期的"传家宝",即一门37毫米机炮加两门23毫米机炮,火力凶猛且威力强大,37毫米炮弹可以在飞机上撕开一个近1米的口子,23毫米炮弹则可以在机体上撕开一个近半米的口子。而同时期,美制喷气式战斗机多装备12.7毫米航空机枪或20毫米机炮。不过,歼-5的武器系统也有缺陷,那就是备弹相对较少。

歼教-5教练机。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