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远舰”究竟是怎样沉没的?

9月21日,国家文物局证实在大连庄河海域发现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经远舰"残骸。目前,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正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工作。

"经远舰"作为清朝北洋水师的主力军舰之一,不像"定远"、"镇远"二舰那样装备了令日本海军畏惧的坚甲巨炮,也不像"致远舰"那样发起决死冲击,欲与敌舰同归于尽,不幸中道沉没,留下了一段令人扼腕、众口流传的故事。在甲午海战的悲壮画卷中,"经远舰"似乎并不那么起眼,但这并不代表她没有值得一说的故事。本文主要依据陈悦所著《北洋海军舰船志》一书,并参阅其他资料,讲述在争论与海军大国角力背景下诞生的"经远舰"如何走向她最后的归宿。

经远:前卫设计的试验品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马江一役,福建水师在法国海军的攻击下全军覆灭。1885年6月,中法在天津签订《中法新约》,结束了这场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战争;同月,清廷颁布上谕,指出"和局虽定,海防不可稍弛",认为在中法战争中清朝"陆路各军屡获大胜,尚能张我军威,如果水师得力,互相应援,何至处处牵制",因而决心"当此事定之时,自以大治水师为主",由此开始了第二次海防大筹议,也推动了又一波中国购买新式军舰的热潮。

此时清朝的财政状况已无力再购买像"定远"、"镇远"那样的大型铁甲舰,于是决定再订购4艘"快船","经远舰"即是这一计划中的四艘"快船"之一。

从风帆时代单层炮甲板军舰演变而来的巡洋舰,有着铁甲舰无法比拟的高航速,因而中国将之译为"快船"。早期巡洋舰火炮不求口径大而求数量多;吨位一般较小,但煤仓设计得很大,续航能力突出。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