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后再回首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成效几何

七十年前,79岁的甘地因被一位年轻的印度教徒连开三枪而殒命。这对于一生都在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圣雄"而言,实在是一个无可奈何的悲剧。

何以"不合作"

当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在1869年出生在英属印度的时候,大不列颠正在进入她的鼎盛时期。当伦敦大本钟的钟声每隔一小时响起一次的时候,就会有英国的某一片领地引来黎明,因此也就有一面米字旗在晨光中冉冉升起。

年轻时的甘地

1888年9月4日,19岁的甘地动身去英国本土留学。在英国期间,他潜心研究《圣经》,把基督教义中关于对恶人忍让的教义与印度教教义中"以德报怨"的思想结合起来,得出了"非暴力"的结论。他对此的解释是,以眼还眼的做法只会让所有人最终变成瞎子,受害者的反抗将会激怒加害者,暴力只会让野蛮更加残酷。

1893年,大学毕业不久,甘地作为一名法律顾问前往另一个英国殖民地南非任职,并在那里度过了二十年。在种族主义的南非,印度人属于有色人种,与黑人一样属于白人殖民者压迫的对象,在南非期间,甘地目睹了白人殖民者歧视印度人的种种劣行,感触颇深。这使他萌生了争取印度独立的志向。

1915年初,甘地回到印度。他把在南非取得的经验和斗争方式运用于印度。他开始发表演讲,宣传自己的主张,从事争取印度自治的斗争。可以说,印度历史上第一次有了为民请命的领袖人物。为此,泰戈尔尊称甘地为"圣雄",称赞他是"身穿乞丐装的伟大灵魂"。

与大多数印度人一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甘地效忠英国,期待以此换取印度在战后的自治。结果,英国顺利从印度征集了150万士兵,战后的《罗拉特法案》却授予英国总督以宣布戒严令,设立特别法庭和随意判决人民的特权。正是殖民当局的种种恶劣行径使甘地由一个英帝国的忠实追随者变成了不合作者。1919年3-4月间,为抗议《罗拉特法案》,甘地第一次发起全国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要人们通过"罢市、绝食、忏悔和各种机会","誓对法案抵抗到底"。1920年9月,印度国大党接受甘地的不合作策略的决议,他从此成为国大党的"灵魂",左右着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方向,并为争取印度独立多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后一次就是1942年8月的"退出印度"运动,要求英国人"把印度交给上帝或者宁肯撒手不管"(甘地认为这样日本人就失去了进攻印度的理由)。

半裸苦行僧

作为代价,就像丘吉尔叫嚣的那样,"必须肃清甘地和他代表的一切"。甘地一共在英国人的监牢里呆了2338天(其中249天是在南非),在最后一次(1942年)入狱五个月后甘地宣布绝食21天,只依靠盐水维持生命。温斯顿·丘吉尔起先不为所动,声称这位"曾经的法律学院律师,现在的蛊惑人心的半裸苦行僧"愿意饿死自己便悉听尊便,最后却不得不将其释放--免得甘地死在英国的监狱里。当甘地最终恢复过来的时候,英国首相居然怒气冲冲地给新德里发来电报,质问甘地为什么还没有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理万机的丘吉尔平时对于印度饥荒的加急电报向来是懒得看的。

果真"非暴力"

在长期的斗争过程中,甘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他唯一的斗争武器就是"非暴力"。甘地将"非暴力"看成是人类的天性,"作为动物意义上的人是暴力,作为精神上的人则是非暴力","受苦是人类法则,战争是丛林法则。但是受苦法则比丛林法则的力量要强大得多,它可以使对手改变信仰,使他们原本被堵塞的耳朵能听到理性的声音"。在现代人类历史上,这样的政治理论可以说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非暴力主义是甘地思想体系的核心。

真正的甘地会怎样对待战争呢?在法西斯正在肆虐欧洲大陆的时候,丘吉尔号召英国人"流血、勤劳、挥泪洒汗",甘地却说,"让(希特勒)占有你们美丽的岛国和那些美丽的建筑。把所有东西都给他们又如何,反正你们的心和灵魂是他们怎么也拿不去的"。毫无疑问,这样的和平主义思想只能令人目瞪口呆。这一次,连印度国大党的领导层也不相信"圣雄"的梦呓了。

即使在印度,甘地多次发起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终也每每是以"暴力"收场。甘地期望印度人民"启迪善性",通过使殖民者"良心发现"的非暴力道路去争取自身的自由与解放,不啻于与虎谋皮。在1919年4月的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数千名群众在阿姆利则进行和平集会,却遭到英军扫射,死伤1516人。事后当地英军司令戴尔被勒令退役,在印度的英国人却视其为英雄,为他募捐了2.6万英镑巨款作为感谢。当孟买等地群众为抗议阿姆利则惨案发动武装暴动,捣毁警察局。甘地居然认为群众违反了非暴力原则,并引咎自责说"这个错误在我看来就像喜马拉雅山那么大"。

阿姆利则惨案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