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宝山炮台图册》:晚清洋务派军事自强的历史见证

鸦片战争之后,清朝面临着"三千余年一大变局"(《李文忠公全书》)。在这种情况下,清廷中的"洋务派"选择了向西方学习的"自强"之路,以挽救统治危机。他们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这样,洋务派"练兵制器"的主张与实践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中国近代化历程亦由此起航。而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所藏的国家二级文物《招宝山炮台图册》,正是晚清"洋操"(使用西洋新式武器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西式操练方法,包括队列、战阵与战术)的实证,也是中国近代化的珍贵见证。为此,纪念馆专门组织、邀请文史专家进行了考证。

李鸿章引进的洋操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再度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割地、赔款,再加之国内太平天国、捻军等反清势力此起彼伏,清政府统治陷于内外交困的窘迫境地。洋务派总结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选择了"外敦和好,内要自强"策略,即对外要以信义笼络列强,与列强和好;对内要学习西方,自图振兴。以"自强"为目的的洋务运动随之而起。

洋务运动的手段是"师夷长技以制夷",重点在于军事。军事自强不单单是购置洋枪洋炮;由于洋操可助操练洋枪洋炮,符合"练兵制器"的需求,于是被洋务派伴随洋枪洋炮引进中国。由李鸿章创建的淮军,是最早接受洋操训练的中国军队,这也开了外国教官指导中国军队的先河。

两江总督李鸿章

李鸿章的洋务思想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初他与洋人的接触,"其时李中堂与西人朝夕共事,不得不仿照西法,自渐知西法之胜于中法,且不能不钦佩戈登兵法之精,……而李中堂于此遂化其守旧之心矣"(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李鸿章见到戈登训练的常胜军中国士兵,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给以他为代表的洋务派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常胜军原称洋枪队,其架构从洋枪队建立之初便确定下来,即以西洋人作为军事主官,招募"华勇"作为士兵;配发当时先进的火器,同时使用西方的训练方法操练部队。常胜军的军令都用英语下达。经过训练后,士兵学会了无论在操练或是行军时都聚精会神、遵守纪律和保持安静。英、法观察家评论受训的中国人说:"军容可嘉,他们身着带有寸金饰带的军服持枪站立,甚为得体。"

受封提督、赐穿黄马褂戈登

常胜军华尔和华勇(中国士兵)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