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没被写进《贰臣传》是因为乾隆帝嫌他不够格
- A+
- A-
原标题:吴三桂没被写进《贰臣传》是因为乾隆帝嫌他不够格
明朝末年,为数不少的明朝大臣向清廷投降,如众所周知的祖大寿、洪承畴、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等人,以及我们不太熟悉的李永芳、刘良臣、邓常春等人。他们告别明朝大臣的身份,成为清廷的"马前卒",终生为清廷效力。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来到乾隆时期。这时候,离清朝立国已经140年,离清廷进关也有130年。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治理,清廷的统治已经相当稳固。与此同时,民间的反清情绪逐渐淡化,不再成为清朝政权的主要威胁。为了进一步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基础,乾隆皇帝于1776年下诏,由国史馆修编《明季贰臣传》。
在诏令中,乾隆皇帝表示了修编《贰臣传》的初衷,"朕思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勋绩,谅于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后人,原于既死。今为准情酌理,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臣传》一门,将诸臣仕明及仕本朝名事迹,据实直书,使不能纤微隐饰,即所谓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者。"这就是说,乾隆皇帝要将祖大寿、洪承畴、耿仲明、孔有德这些首鼠两端之人通过《贰臣传》的方式,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乾隆皇帝毫不客气地将祖大寿、洪承畴、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李永芳、刘良臣、邓常春等157人,全部纳入《贰臣传》,以此来"崇奖忠贞""风励臣节"。精明的乾隆皇帝,还将《贰臣传》分为甲乙两编。尚可喜、洪承畴、耿仲明、孔有德等为清朝统一全国立下了大功的原明朝大臣,进入甲编;冯铨、金之俊、陈名夏、钱谦益等品行不端、既不忠于明朝又对清朝三心二意的人,则进入乙编。
应该说,甲编好于乙编。进入甲编,只是在道德上遭到谴责,清朝统治者还是承认他们的功绩,让他们那些在朝中为官的后人心理上好受一些;进入乙编就彻底臭了。
历史阅读排行
-
7357 阅读 2021-08-28 10:39
-
6440 阅读 2022-09-22 17:39
-
3166 阅读 2021-11-03 09:25
-
3163 阅读 2022-09-22 17:26
-
2945 阅读 2021-09-30 11:52
历史热门推荐
-
337 阅读 2023-10-30 13:41
-
674 阅读 2023-10-13 22:37
-
1039 阅读 2023-09-30 11:24
-
514 阅读 2023-09-23 12:39
-
6440 阅读 2022-09-22 17:3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