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元帅在这国商场被俘 市民至今对外国人极为警觉
- A+
- A-
俄罗斯南部的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历史名城。建城400余年,16世纪末,沙皇在这里建立军事要塞,因为附近有一条察里津河,要塞便以此命名。1917年十月革命后,察里津军民在斯大林领导下浴血奋战,3次打退反革命的白匪军猛烈进攻,成为革命武装的坚强堡垒,察里津在1925年更名为斯大林格勒,1961年在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的运动中又更名为伏尔加格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斯大林格勒从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经历了空前激烈、血腥与辉煌的大会战,90%以上城区被战火摧毁,围歼德军30余万人,其中德军第6集团军总司令F.保卢斯元帅、24名将军及残部9万余人缴械投降,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民心士气,成功扭转了苏德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面,成为意义非凡的战略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遗址楼墙壁
1998年4月29日19时,我和留学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刘万珠同学乘坐火车从莫斯科前往距离近1000公里的伏尔加格勒,实地寻觅当年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历史遗迹、感受这座英雄城市的转型现状。4天行程给我们留下两大深刻印象:一是大街小巷不时遇见的战争纪念碑、英雄塑像、残楼旧垒和博物馆,时常在提醒你这是一座经过惨烈战火洗礼、正义战胜邪恶的伟大城市,它为国家、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牺牲。二是在战争废墟上实现旧貌换新颜的工业重镇面临极其艰难的社会转型,人们思想禁锢,城市封闭保守,昔日辉煌不在。
伏尔加格勒市区呈长条状沿伏尔加河西岸延伸,以西80余公里是顿河大拐弯处,当年德军就是由此向斯大林格勒的西北和西南发动主要进攻和合围的。1942年7月17日,希特勒集中50个师的精锐部队开始发动攻势,空军
疯狂轰炸,共投下100多万颗炸弹,陆军由远及近,最后在9月攻入斯大林格勒城区。苏联守城军民宁死不屈,逐街逐楼、逐层逐室坚守战斗,英勇顽强阻击了德军一次又一次强攻,用生命和鲜血挫败了德军的战略意图。
德国将军汉斯•德尔将军在回忆当时激烈的街垒战时写道:"部队推进不是以公里而是以米来计算,因为每争夺一座楼房、车间、水塔、铁路护堤和一堵墙、一间地下室都要进行鏖战,其激烈残酷程度连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大规模激战都无法相比,敌我之间距离几乎无法度量。"
同年11月19日,苏军发动代号为"天王星行动"反攻战役,在城西北、南面对德军展开钳形攻势。1943年1月,苏军完成对德军包围态势并发起进攻,2月2日苏军第38步兵旅官兵在市区的"商场"(Универмаг)大楼地下室活捉德军第6集团军总司令保卢斯元帅,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位被俘获的德军元帅。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敲响了希特勒崩溃退却的丧钟,德军从此转入全线防御。
关于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历史地位,苏联时期和现在俄罗斯、西方国家一些专家学者长期以来存有争议,尤其苏联解体后认为斯大林格勒会战没有库尔斯克等会战重要的观点增多,还有人坚决否定斯大林格勒会战乃至苏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事实胜于雄辩,不管怎么说,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改变了苏德战争的力量对比,扭转了苏军在总体上处于被动和守势的局面,大大提升了世界各国人民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的勇气和信心。
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后不久,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给苏联领导人的贺信中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取得了光荣胜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德国军事专家瓦尔特•格利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一书中写道:"斯大林格勒肯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转折点,一个心理上和政治上的转折点。
……
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德国的一个军事失败,它已经成为一个政治性的事件。"
德军保卢斯元帅被俘的商场
我们首先来到市中心的伏尔加河岸边广场,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俄罗斯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孕育着俄罗斯民族的文明、性格和历史。从岸边通向烈士广场的英雄林荫道共有200级台阶,意味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艰苦卓绝的战斗持续了200天。林荫道两旁布满松柏、白桦树、杨树和丁香,烈士广场建有无名烈士墓和"英雄城市斯大林格勒"纪念碑,"胜利日"阅兵式、重要节日庆典等活动常常在这个广场和河边举行。
"斯大林格勒会战"全景画博物馆
"斯大林格勒会战"全景画博物馆位于伏尔加河畔,建成于1982年,是一座白色的圆形建筑物,外形如同一个大型碉堡。博物馆附近的老式飞机、火炮、坦克、舰艇,不远处的没有房顶门窗且千疮百孔的红砖残楼、弹痕累累的"巴甫洛夫中士"楼等建筑物,让人不禁想起当年斯大林格勒战火纷飞、激烈巷战、断壁残垣、瓦砾遍地的情形,对巴甫洛夫和他的战友们为坚守一处楼房与敌军鏖战58天的顽强意志和英勇精神而肃然起敬。
博物馆内设8个展览厅,大厅中央有一个螺旋圆梯,拾级而上来到顶层,一幅巨大的"斯大林格勒会战全景画"展现在眼前。全景画长160米、高20米,比莫斯科胜利广场纪念馆的全景画还要大,配有声光电效果,场面逼真感人,仅人物就有数千人。它由俄罗斯8位知名画家用了两年时间完成的,生动再现了斯大林格勒军民在崔可夫元帅等将帅英明指挥下在1943年1月反攻德军的场面。
马马耶夫山冈的"宁死不屈"勇士雕像、"祖国母亲在召唤"纪念碑
马马耶夫山冈纪念群雕是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又一处历史见证地。它位于
市区边上,离我们在伏尔加格勒下榻的"旅游者宾馆"仅有200米左右的距离,紧邻伏尔加河。山冈海拔102米,是全城地势最高处。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苏联红军和德军为了争夺这一制高点展开了殊死搏斗,战后有近3.6万名红军官兵安葬在山冈"兄弟之墓"。建成于1967年10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纪念群雕,共有15座,占地6.5万平方米。
纪念群雕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一是山冈脚下的"世世代代的纪念"高大浮雕,高8米、长17米,以废墟的城市为背影,11名男女老少向英烈敬献花篮花束。二是山冈中部矗立在一个圆形水池中的"宁死不屈"勇士雕塑及长方形喷泉池两侧的6座人物雕塑,个个栩栩如生。"宁死不屈"勇士右手握着手榴弹,左手提着冲锋枪,目光坚毅,神态凝重,斗志昂扬,表现出一种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三是山冈顶部的"祖国母亲在召唤"雕像和"战士荣誉"圆柱形纪念大厅。纪念大厅高13.5米、直径为40米,中央是一只擎着"长明火"火炬的手,两名威武的年轻士兵守护在旁边,大厅里回荡着德国著名作曲家舒曼的《梦幻曲》哀乐。
出了纪念大厅,就是"苦难母亲"广场及其附近的无名烈士墓。崔可夫元帅的陵墓位于广场中央,这位曾经在中国当过蒋介石军事顾问、在苏德战争特别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立下卓越功勋的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生,他的墓碑实际上就是一块平卧草地上的1个多平方米黑色大理石板。在山冈的最高处,耸立着85米高的主要纪念碑"祖国母亲在召唤"。"母亲"雕像高52米,她右手举着一把长33米的利剑,左手呈现召唤姿势,昂首挺胸,气势恢宏。这座纪念碑的总重量为8000吨,仅剑的重量就有14.6吨,是伏尔加格勒的主要标志物,从城区、伏尔加河等不同地方都会远远看到"祖国母亲在召唤"的巨型雕像。
崔可夫元帅墓碑
历史阅读排行
-
7357 阅读 2021-08-28 10:39
-
6440 阅读 2022-09-22 17:39
-
3166 阅读 2021-11-03 09:25
-
3163 阅读 2022-09-22 17:26
-
2945 阅读 2021-09-30 11:52
历史热门推荐
-
337 阅读 2023-10-30 13:41
-
674 阅读 2023-10-13 22:37
-
1039 阅读 2023-09-30 11:24
-
514 阅读 2023-09-23 12:39
-
6440 阅读 2022-09-22 17:3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