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叶剑英主政两广为何“迷失方向” 被陶铸猛批

建国初期的华南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是中共史和当代国史研究所必须重视的,也是值得有兴趣或有责任者进行多视角探讨的。我曾津津有味地阅读了与此相关的一些著述,例如多位以“历史创造者兼记录者”双重身份的老人撰写的回忆录、多个官方机构编辑的档案史料汇集和若干学者的论文。这些著述启发我对华南分局书记叶剑英史料的思索。我闭卷静思,觉察到有个重要问题被忽略了:在缅怀叶剑英主政华南(更确切地说应该说主政广东兼顾广西)筚路蓝缕勤政为民的同时,因为意识到他是“大鹏欲飞难展翅”,所以我有一种难以说出的压抑的感觉。利剑缘何难出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的叶剑英反而在需要他大展宏图、把剑长歌的时候使不上劲呢?后来我终于从《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以下简称《文稿》,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至1998年陆续出版,本文主要引用的前三册分别出版于1987年、1988年、1989年)中,读出自认为还是有价值的一条线索来。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1936年12月毛泽东写下这赞赏作家丁玲的词句的时候,他不知能否想到自己手中的这管毛笔却有着无数倍于“三千毛瑟精兵”的威力。毛泽东的如椽巨笔既可以打天下又可以治天下。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