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奸捉出的惊天大案:汪精卫刺杀载沣为何失败
- A+
- A-
汪精卫(资料图)
辛亥前,西方媒体笔下的中国人,永远是表情麻木、眼神混浊的。《纽约时报》当时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人没有"国家"、"民族"的概念,他们不知道也不关心列强对本国的侵略与瓜分。
清末革命党人的政治暗杀是暴力反清斗争的一种特殊方式,却也是彼时思想最进步之国人的焚身一击。这些刺客多为知识分子,却不惜用青春与热血去换取民族出路。与古时荆轲不同,中国首次出现了有"主义"、有"国际视野"的刺客。汪精卫在行刺失败后的慷慨陈词中指出"中国在国际上已面临一亡而不可复存,一弱而不可复强之局面",清政府终为民族、民权两主义之敌。
汪精卫年少时也曾壮志满怀,只可惜与自己的理想渐行渐远,最终沦为汉奸,背负千古骂名。
1910年,《纽约时报》在文章中惊讶指出,懦弱麻木之中国,在刺客的玉石俱焚中开始觉醒。血性中国、尚武中国的铁血大潮,自此汹涌。
主角:汪精卫
暗杀对象:摄政王载沣
地点:什刹海甘水桥
既然是刺杀,"燕京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那绝对是极富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这恐怕也是后人乐意把银锭桥作为刺杀摄政王载沣场所的原因所在。可惜,按当下史学家的考证,刺杀地应为什刹海旁的甘水桥。现在,甘水桥已只剩下地名,辛亥年间的道观、水沟、小石桥早已消失。
"借炸弹之力,以为激动之方"
1909年,革命党人组织的六次起义相继失败,汪精卫心急如焚,不顾孙中山和好友胡汉民的苦劝,决意组建暗杀团。他誓言,要"化自己为灰烬来煮成革命之饭","借炸弹之力,以为激动之方","弟虽流血于菜市街头,犹张目以望革命军之入都门"。
历史阅读排行
-
7357 阅读 2021-08-28 10:39
-
6440 阅读 2022-09-22 17:39
-
3166 阅读 2021-11-03 09:25
-
3163 阅读 2022-09-22 17:26
-
2945 阅读 2021-09-30 11:52
历史热门推荐
-
337 阅读 2023-10-30 13:41
-
674 阅读 2023-10-13 22:37
-
1039 阅读 2023-09-30 11:24
-
514 阅读 2023-09-23 12:39
-
6440 阅读 2022-09-22 17:3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