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时为解决广场广播问题作出贡献的北大老师
- A+
- A-
70年前开国大典时,北大工学院的陈阅德、蒋仁渊二位老师在北京军管会领导下,曾为解决天安门广场(原来老广场)广播问题作出贡献。随着岁月的消逝,他们的工作连同他们的名字已被人们所遗忘。在此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华诞之际,作者有机会访问了老师们在北大和清华的同事、故友,也访问了他们的亲属。大家怀着尊敬的心情一起回忆当年老师们做过的工作和贡献。
一
我们这批1949年入学的北大工学院新生,第一次听说陈阅德和蒋仁渊老师名字,是在参加开国大典游行之时。当时的天安门广场仅仅是天安门前,由长安右门到长安左门一段道路和南面长长的"千步廊"甬道组成的丁字形的封闭会场(见图1);甬道两边是长长的红墙,正南尽头是砖石结构的中华门城楼。广场面积还不到现在的三分之一。最多只能容三十万人(图2)。所以十一那天下午3点举行开国大典时,北京大学游行队伍被安排在长安左门外十来米处,看不到天安门城楼。但从广场大喇叭传来的毛主席洪亮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大家听得一清二楚。当时带队的学生会干部告诉大家,这套扩音设备就是北大工学院电机系新来的陈阅德、蒋仁渊二位讲师设计和调试的。他们现在可能正在天安门城楼上向毛主席汇报呢!我们听了更加兴奋,北大老师真了不起!
图1开国大典时的天安门广场略图
图2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广场上的群众队伍(前方高楼为前门城楼;低处的城门为中华门。广场二侧为皇城红墙)
1949年暑假我在上海复旦中学毕业,考上北大工学院的化工系。来北京报到的第三天就有幸参加开国大典的游行。工学院新生一年级时都在沙滩的理学院上基础课。而工学院本部则在西城的端王府,所以我们见不到陈老师他们。大学二年级我经学校批准转至电机系电讯组。在二年级开学那天,马大猷院长(兼电机系主任)介绍说电讯组马上就要发展成为电子系。他并向学生们一一介绍系里的老师。当介绍到陈阅德时,马大猷说他是实验无线电专家,主讲三年级的"无线电实验课",指导学生做实验;连一些兄弟大学也经常来我校向他请教实验问题。当介绍到蒋仁渊时,马大猷说他是前北大校长蒋梦麟的"公子",是位电工学专家。马又说最近他要下乡参加土改,由蒋老师代为讲授电工原理课。这是我第一次当面见到了陈、蒋二位老师。
蒋老师给我们讲了一年电工原理课。他讲课既严谨又生动,很受同学欢迎。可惜后来他离开北大,转去山东工学院当副教授。但我们没有听到陈老师的课。因为我们三年级时中央决定让我们这一届提前毕业,以适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需求。为了赶功课,就把实验课取消了。不过在我毕业时却有机会和陈老师相处一段时间。因当时院系调正,北大的工学院要合并到清华大学去。所以工学院各系的仪器、设备都要合并到清华相关各系。陈老师是系里实验室主任,掌管一部电台以及一大堆仪器设备和器材。但他正忙于参加教师思想改造运动(俗称洗澡运动),学生会就指定我和另外几个同学,协助陈老师清点实验室仪器设备,并负责运送去清华园。我们才有机会体会到陈老师的实际知识渊博,也从陈老师那儿学到很多实际知识。
有一天我们清点到一台大机柜,里面二个大电子管有小暖瓶那么大;玻璃管上印有"805"字样(后来我们才知道805是发射电子管的代号)。另一块大铝板上装九个喇叭,喇叭外壳上还印有美海军标志(图3)。
整个设备的外表刷的是美军装备特有的暗绿色漆(漆质和色彩与我军的明显不同)。
陈老师介绍说这就是开国大典使用的扩音设备,原是美军二战时海军装备,在他1948年来北大工作时就有了。它的输出有500瓦,配九个喇叭装在一起,中国人给它取个绰号叫"九头鸟";足够20多个会场扩音用,在当时全北京只有北大有那么一台。是美军撤离中国前送给北大的。在北大50周年校庆时,校长胡适本打算用它向全市广播。后来就留在电机系作为教学设备了。不想在开国大典时派上用场。他当时可能正在参加洗澡运动,介绍时很低调,也没有提及他上天安门城楼调试扩音器,以及见到毛主席等事。
图3 二战期间美海军装备的"九头鸟"(机壳上印有美海军标志)
历史阅读排行
-
7357 阅读 2021-08-28 10:39
-
6440 阅读 2022-09-22 17:39
-
3166 阅读 2021-11-03 09:25
-
3163 阅读 2022-09-22 17:26
-
2945 阅读 2021-09-30 11:52
历史热门推荐
-
337 阅读 2023-10-30 13:41
-
674 阅读 2023-10-13 22:37
-
1039 阅读 2023-09-30 11:24
-
514 阅读 2023-09-23 12:39
-
6440 阅读 2022-09-22 17:3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