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后期,一个步兵师打不过一个步兵营!为何出现这种情况?

在抗战后期,按道理说,应该是越打越强,可是为什么还会出现,1个师打不过日军1个步兵大队(相当于营)的情况呢?实际上从整体来看,确实,很多部队都是越大越弱了。首先就是,在抗战初中期,基层军官损失太大。

如果包括,本校毕业生约4万、分校加各种短期班次约20余万。王鼎钧先生在《从八年抗战念黄埔先进》一文中记载为黄埔军校一共大约造就了30万毕业生,大约15万人作战阵亡。

也就是说,黄埔系军官阵亡了一半,还不算负伤。而军队总数却从1937年的200多万,发展到了1944年的500多万人。可见,合格的基层军官,比例已经非常低。另外就是武器消耗太多,到了抗战后期,从德国,捷克,苏联购买的武器弹药,已经基本消耗殆尽。

美国援助武器主要保障远征军,国内部队一直到1945年以后,才陆续开始发放。我们以王牌师第36师为例子,他们最早是德械师,后来又装备有苏械,到了1945年以后,还成为了远征军美械师。

在淞沪战役,第36师有,步枪4876支,轻机枪351挺,山野炮18门,迫击炮24门。在武汉会战,第36师有步枪2986支,轻机枪176挺,迫击炮22门,山野炮为0。到了滇西怒江作战时期,有步枪2420支,轻机枪178挺,迫击炮18门,山野炮为0。

到了远征军反攻阶段,第36师,有步枪1784支,轻机枪156挺,迫击炮62门,山野炮为0。我们可以看到,第36师的炮兵实力,机枪实力和步枪实力,都在严重下降,幅度超过了一半。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