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的征程 血铸的丰碑——红西路军征战河西始末
- A+
- A-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为在政治上、军事上打开新局面,红四方面军总部奉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命令率所属第5军、9军、30军及骑兵师、妇女独立团、回民支队等直属部队共21800余人,于10月下旬从甘肃靖远县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后因局势变化,渡河部队根据中央和中革军委指示组成西路军,挺进河西走廊,独立开展创建河西革命根据地、接通远方(前苏联)的重任。在此后5个多月的时间里,红西路军广大指战员先后转战甘肃西部的靖泰、古浪、永昌、山丹、甘州、临泽、高台、肃南、肃北、安西等地,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以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一方面与盘踞在甘青地区的国民党反动军阀马步芳、马步青部十余万凶悍残暴之敌浴血奋战、殊死搏斗,一方面深入城乡宣传党的主张,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历经大小战斗80余次,歼敌25000余人。但终因孤军深入、寡不敌众、缺粮少弹及任务多变等原因而兵败祁连、喋血河西,7000多名将士壮烈牺牲,12000多人不幸被俘(其中6000多人惨遭杀害),仅400多指战员抵达新疆,书写了中国工农红军作战史上极其悲壮惨烈的一页。
宁夏战役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历时两年艰苦卓绝的红军长征宣告结束,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如何使党及其领导的红军得以生存和发展,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形势下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始终是党和红军面临的重大课题。其中,能得到共产国际和前苏联的援助并建立更加巩固的战略根据地即"打通国际路线",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中共中央政治策略和军事战略演变中重要的一条主线。早在长征途中及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中央就已基本确立了往西北发展、打通远方的战略意图。
历史阅读排行
-
7357 阅读 2021-08-28 10:39
-
6440 阅读 2022-09-22 17:39
-
3166 阅读 2021-11-03 09:25
-
3163 阅读 2022-09-22 17:26
-
2945 阅读 2021-09-30 11:52
历史热门推荐
-
337 阅读 2023-10-30 13:41
-
674 阅读 2023-10-13 22:37
-
1039 阅读 2023-09-30 11:24
-
514 阅读 2023-09-23 12:39
-
6440 阅读 2022-09-22 17:3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