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福率领黑旗军抗击法军为何成了李鸿章的眼中钉
- A+
- A-
1883年12月,中法战争爆发。
当时,参与作战的清军数量并不少,如驻扎在山西有7个营,驻扎在北宁有40个营。可是,清军将帅昏庸无能,士兵毫无斗志,在法军的攻势面前不堪一击,节节败退。
唯有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还能够坚持与法军作战,并能在局部地方取得胜利。
刘永福,字渊亭,生于1837年,广东钦州防城司古森垌小峰乡(今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扶隆乡小峰村)人。刘永福自幼家庭贫困,遂加入天地会。后来,他将自己率领的一对人马称为"黑旗军"。
1867年,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遭到广西提督冯子材的进剿,被迫转移到越南境内。到了越南后,适逢法军入侵。刘永福帮助越南阮氏王朝多次击败法军,被封为三宣提督,一等男爵。
中法战争爆发前夕,吏部主事唐景嵩代表朝廷来到越南,招抚了黑旗军。黑旗军被改编成清军,加入抗击法军的序列。1884年底,刘永福率领黑旗军配合西线清军,将占据宣光城的法军围困达3个月之久,城中法军几乎弹尽粮绝。如果不是法军援军赶至,城中法军将被尽数歼灭。
那时候,上至慈禧太后,下至普通百姓,以及军机处、总理衙门,都认为黑旗军正在成为清军抵抗法军的中流砥柱。假以时日,还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因此,清朝上下都要求保护刘永福。慈禧太后在指令李鸿章与法国议和的4条密谕里,最后一条就是专门为了维护刘永福而说。
当然,黑旗军作为清朝的功臣,自然会成为法军恨之入骨的对象。法军一再要求清朝不要把黑旗军视为官军。这样的话,他们就能在清军退出越南北部后,将黑旗军当作"土匪"剿办。
奇怪的是,李鸿章也视黑旗军为眼中钉,对之深恶痛绝。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一直持主和的态度,不愿、不敢与法军交战,甚至不惜违抗朝廷派他到广东指挥作战的命令。1884年5月11日,李鸿章奉命与法国代表福禄诺进行和议,在天津达成了《李福协定》。
历史阅读排行
-
7357 阅读 2021-08-28 10:39
-
6440 阅读 2022-09-22 17:39
-
3166 阅读 2021-11-03 09:25
-
3163 阅读 2022-09-22 17:26
-
2945 阅读 2021-09-30 11:52
历史热门推荐
-
337 阅读 2023-10-30 13:41
-
674 阅读 2023-10-13 22:37
-
1039 阅读 2023-09-30 11:24
-
514 阅读 2023-09-23 12:39
-
6440 阅读 2022-09-22 17:3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