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为什么撤除不了“藩镇”?
- A+
- A-
开宗明义,因为撤不掉。
唐代安史之乱的起因,很多人从课本里了解到的是节度使的权力过大,所以安禄山一朝构难,天下震动。
其实,藩镇割据存在的基础并不是"节度使"这个职务的撤废,而在于唐代兵制已经不可遏制地走向了募兵制,这些职业士兵不允许藩镇的时代过去,而他们的利益诉求也形成了独特的军将群体,让唐朝的撤藩、削藩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事实上,"节度使"职务的出现远比募兵制更早,即武则天执政的时期,为了统一指挥边境上的"军",而创造出来的官职。
在唐初,并没有常设的"军"的单位(那些说什么玄甲军、飞虎营的,你可以直接把手纸摔在他脸上),边境的日常戍守是由服役的民户轮番担任的"镇戍"来完成,单一编制人数很少,贞观末年高昌镇达到1000人,其余的镇戍编制往往在100人以下,服役期也相对固定,为一年。
这些"镇戍"实际上就是边防哨所或者说是预警的点,并不承担野战重任。
唐初的野战军是临时编组的"行军",这是非常设部队,在战争动员发起时,由兵部根据户籍点选参军的"行人",也称"兵募",名义是"募",其实是强制服役,这部分人在战争结束后,就要解散放归各家,不会久驻战区。
在唐太宗的时代,"行军"灭国很轻松,"行人"很快就可以回家,但是到了高宗武则天时代,西方的吐蕃,东方的高句丽、百济,北方的后突厥,乃至后起的东北的契丹,都对唐朝的边防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历史阅读排行
-
7357 阅读 2021-08-28 10:39
-
6440 阅读 2022-09-22 17:39
-
3166 阅读 2021-11-03 09:25
-
3163 阅读 2022-09-22 17:26
-
2945 阅读 2021-09-30 11:52
历史热门推荐
-
337 阅读 2023-10-30 13:41
-
674 阅读 2023-10-13 22:37
-
1039 阅读 2023-09-30 11:24
-
514 阅读 2023-09-23 12:39
-
6440 阅读 2022-09-22 17:3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