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军:八百壮士为什么撤退不守了?

1937年10月26日,在历经三个月的对日鏖战后,淞沪战场上的国军处境趋于艰困,不得不全线西撤。

为了能在11月6日即将召开的《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上,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蒋介石希望能够留下一支中国军队继续坚守,借以宣誓国府抵抗日本侵略的决心。

经过反复磋商,这项艰巨的任务最终落到了负责守卫闸北的国军精锐88师524团身上,在团附谢晋元、1营营长杨瑞符的率领下,留守的士兵组成了一个人数计四百余人的加强营,对外宣称"八百",他们的任务是固守与公共租界仅一河之隔的师部所在地--四行仓库。

凭借仓库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谢晋元等人充分的准备,自10月27日起,"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四日夜,打退日军多次进攻,毙敌二百余人。

直至11月1日,在上海租界当局的要求下,国府最终下令四行仓库守军撤退,"八百壮士"于当日凌晨两点全数退入公共租界内。

蒋介石在《日记》中评价此次作战

,称:"我军残留一团兵力于闸北以示死守,感动中外心理甚大,且表最敬之诚意,而视敌军令我被俘之士兵自挖坟坑后,排队用机枪射杀后堆埋之残忍野蛮行为,为之唾骂不置之人格,不啻有霄壤之别。此战虽退尤荣,乃天父所赐也。"(1937年10月27日)

"谢晋元部死守闸北一隅,用以精神打击敌军之一道,今其任务与目的已达,故令其荣誉之撤退。为主帅者,爱惜所部,与牺牲所部,皆应有一定限度,至此乃可不作无谓之牺牲,是乃置之死地而后生也。"(1937年10月31日)

"八百壮士"守卫四行仓库的壮举尽管没有能够达到蒋介石求取国际支援的目的,但他们不畏牺牲的勇气和英勇不屈的精神,极大振奋了国人的士气,"八百壮士"的事迹在抗战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被不断传颂,成为了支撑中国军民获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巨大精神能量。

以下内容摘自《亿万光年中的一瞬:孙元良回忆录》

,包含了时任88师师长的孙元良向谢晋元"八百壮士"下达坚守指令,杨惠敏献旗,以及孤军最后撤往租界的有关内容,文字平实,感人肺腑。

▲《亿万光年中的一瞬:孙元良回忆录》

四行孤军--八百壮士

(摘自《亿万光年中的一瞬:孙元良回忆录》第209-216页)

--第八十八师孤军的由来--

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上海抗日之役,国军坚强抗战,日军屡攻不逞,相持三阅月。十月二十八日,我大场阵地失陷,迫得国军于当夜从第一线转移到沪西。十一月十二日更向后总退却。

十月二十六日早晨,上海战区国军最高指挥官顾祝同先生打电话给我:"委员长想要第八十八师留在闸北,死守上海。你的意见怎么样?"

我略加思索,答:"我不同意。为什么呢?如果我们死一人,敌人也死一人,甚至我们死十人,敌人死一人,我就愿意留在闸北,死守上海。最可虑的是,我们孤立在这里,于激战之后,干部伤亡了,联络隔绝了,在组织解体,粮弹不继,混乱而无指挥的状态下,被敌军任意屠杀,那才不值,更不光荣啊。

第八十八师的士气固然很高,并且表现了坚守闸北两个多月的战绩,但我们也经过五次的补充啊。新兵虽然一样忠勇爱国,但训练时间较短,缺乏各自为战的技能。--这是实际的情形,所以我不同意。"

最后终于奉命留下一个团,死守闸北。--这就是"八百壮士"的由来了。

--孤军光荣达成任务--

在全军退却沪西前,我请第五二四团的团附谢晋元中校和该团第一营营长杨瑞符少校两位同志到"四行仓库(大陆、金城、盐业、中南四银行联营的仓库)"我的司令部里,我亲自交给他们"死守上海最后阵地"的命令。

▲四行仓库纪念馆

我向他们说:"你们最好把指挥所和核心部队位置在这里。这幢庞大的建筑物不只坚固易于防守,同时更易于掌握部队,我们的新兵实在太多哪。这里粮弹存储很多,为防自来水管被截断,饮水也有存储。

有这样好的根据地,你们可以坚持下去,好好地打仗了。"他们很骄傲地接受了我的命令,后来果不负我所期,在抗战史上留下一极壮烈的史迹。

▲四行仓库的地理位置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