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怒摔话筒怼粟裕,30年后自己也重蹈覆辙

某日,将军(许世友)率华野九纵于行军途中,接华野司令部电话:命令部队返回原地。将军夺电话曰:"你们只晓得在地图上一卡一卡的,当兵的是两条腿。"言罢怒摔话筒。对方者谁?大将粟裕。--吴东峰《开国将军轶事大将上将篇》

营长的喊话停止了。从尖刀排位置折回身来的靳开来,牢骚开了:"娘的!让他们执行战场纪律好了!枪毙,把我们全枪毙!他们就知道用尺子量地图,可我们走的是直线距离吗?让他们来瞧瞧,这山,是人爬的吗?问问他们,路,哪里有人走的路!……"--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上面所引用的两段话,对于解放军战史有一定了解的读者相信都不陌生。不管是许世友的愤怒还是靳开来的吐槽,其实都反映了指挥员或者参谋机关战时组织指挥的一个常见弊病:忽视地形起伏、道路曲折等实际自然地理情况,简单粗暴地用指挥尺算出图上距离,然后以此为依据给部队规定到达指定位置的时间,其结果往往是部队虽然作出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全部按时到位,以至于对作战造成负面影响。

以1979年初春的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为例:在东线,许世友担任司令员的广州军区前指要求,从那坡方向出击,执行北线战役穿插任务的41军121师,在12个小时前进80公里,进至841高地地区,断敌退路,阻敌增援,会同友军完成对高平地区之敌的合围,保障主力全歼高平地区之敌。可穿插行动的结果却是,行动速度最快的363团用了32个小时,全师用了近3天才到达了指定位置。

而从龙州方向出击,执行南线战役穿插任务的42军124师,则被要求于当日18时前插至高平,协同41军以3到5天的时间全歼高平地区之敌。可实际情况是,70公里的路程则耗费了差不多4天的时间,一直到20日才兵临高平城下。

北线和南线两支战役穿插部队都没有能够按照规定时间插至指定位置,广州军区前指关于在战役发起当天日落前穿插到位,关上高平大门,达成对越军的合围的战役决心完全落空。

(必须指出的是,实施大纵深战役穿插不是许世友的打法,他只是执行命令。许世友自己主张的打法是:全线展开,同步推进,浅进纵深,分割包围,稳扎稳打,各个歼灭。但是这个方针被上级给否决了!)

在西线:杨得志任司令员的昆明军区前指要求,38师114团在曼峨南侧渡过红河,沿朗囊、龙金、登尚,以七个半小时前进38公里,插至代乃接替39师一个营在代乃东南无名高地的防御任务,尔后插向奔西爱、威龙松,阻敌316A师东援。当114团进至111高地时,因为道路狭窄,被116团给堵死了,根本无法前进。18日下午,该团根据军的命令,由执行穿插任务转为对当面之敌的进攻战斗。战后检讨时认为:穿插路线选择得不好,道路太过狭窄,通行能力太低,以至于未能按时到位,被迫改变任务性质,是个沉重的教训。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