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世界防治肥胖日:这个团队,8年帮千余患者减重超18吨

肥胖不仅仅影响观感,也是多种疾病的根源!在世界防治肥胖日(5月11日)前夕,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徐俊波提醒,肥胖问题同诸多疾病一样,也应被正视和重视。数据显示,我国超重人数约有两亿,达到肥胖程度的超过9000万。"胖友们"不仅容易因外形产生心理压力,其慢性并发症更会带来身体病痛,甚至致残、致死。

●听听关于肥胖患者的故事

>>成都妹子小欣结婚后便"幸福肥",原本只有110斤的她被丈夫在3年内宠到248斤,但这也导致她一直无法成为妈妈--小欣患上肥胖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没有正常的生理周期,就意味没有排卵,更谈不上怀孕。

小欣正在测体重

>>体重达370斤的明哥和同事小涛出差。刚刚还鼾声如雷的明哥突然好久没了声响,鼻部也没了粗气,一旁的小涛慌了,情急之下一脚踢上去,被踹醒的明哥才又有了呼吸。

>>28岁小伙黄佳鑫曾有530斤,一度是"中国首胖"。他在武汉街头摔倒,出动了20余人、花2个多小时才将他"翻滚"到救护床上。肥胖让他的大脑长期处于缺氧、心脏高负荷等高危状态,随时可能突发呼吸心博骤停死亡,2017年他戴着呼吸机被送到成都求医。

黄佳鑫目前体重已降至310斤,即将进行二期手术

>>金融从业者王瑞意识到肥胖影响了健康,于是决心运动减肥。不料,两个月前他在健身房做杠铃深蹲的动作时,把腰椎压裂了。而自己体型太大,连CT机、核磁共振机都进不去,检查、治疗做得一波三折。

●看看关于肥胖、减肥的新认知

>>到底怎样算肥胖?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主任刘雁军博士介绍,大家可通过BMI、腰臀比、腰围、体脂率等多种方法自测。

刘雁军提醒,有的人身体成分是脂肪偏多但肌肉偏少,所以"胖得不明显",但这种"不胖的胖子"面临的健康问题其实也不容忽视。

>>那要怎么科学减肥?

刘雁军表示,肥胖是由摄入、吸收、转化存储多种因素导致的,要减重也须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比如优化饮食方式,减少热量摄入;改变生活方式多运动,加大热量消耗;甚至是做减重代谢外科手术。

刘雁军与患者交流

"如果体重控制欠佳,可以通过生活干预、药物治疗、康复锻炼的综合方式,具体可以到正规医疗机构咨询,不要轻信减重广告和产品。"刘雁军介绍,其所在的团队8年内已帮助千余患者减重超18吨。

市三医院康复科医生付珞提醒,不能太神话"管住嘴、迈开腿"这句口号,太过激进、错误的锻炼方式不仅可能导致膝关节等运动损伤,甚至可能造成猝死。付珞建议,肥胖患者的运动,还是需要专业康复师来处方。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