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怎么还会有保质期?

消费者购买的蜂蜜往往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食用,时间一长便忘了,有时一忘就是好几年,看来蜂蜜还是好的,但已过了蜂蜜的保质期,于是便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种久置的蜂蜜还能食用吗?

事实上,蜂蜜具有很强的抗菌能力,的确是一种不容易变质的食物,这一点在科学上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解释。真正成熟的纯蜂蜜久置后食用完全没有问题,没有严格的保质期限。可实际上,按照我国食品安全标准(GB7718)的规定,除了10度以上的酒、醋、固态糖、盐和味精,其他所有食品都需要标注保质期,因此在市面上我们看到的蜂蜜一般都制定了两年左右的保质期。

蜜蜂为什么可以长时间保存呢?

这是由于一般蜂蜜的主要成分是糖,且含量非常高,糖的作用跟盐的作用类似,能形成很高的渗透压,使微生物几乎无法生长,因此不需要添加防腐剂也不易变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存放很长时间。然后并非所有微生物都怕糖,有一类叫做嗜渗酵母的微生物能顽强的在蜂蜜中存活下来,而嗜渗酵母便是现行蜂蜜国标的重要指标。如果温度合适,嗜渗酵母能缓慢繁殖,导致蜂蜜发酵,表现出起泡、瓶盖臌胀等现象。发酵的蜂蜜会产生轻微的酸味、酒味,虽然这并不影响食用的安全性,但会影响蜂蜜品质和口感。由于嗜渗酵母的存在,即使经过低温浓缩处理,蜂蜜依然存在发酵现象。

另外,很多人认为蜂场的原蜜、散装蜜、土蜂蜜营养元素更为丰富,从而购买食用。土蜂蜜虽然是纯粹的"天然产品",又是未经处理的"原生态产品",然而往往嗜渗酵母的控制比较差,因此不耐放,且更容易发酵变质。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