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瑜伽,不要忽视了“反体位法”的练习!
- A+
- A-
练瑜伽,说到"反体位法",可能很多新伽人初学者还不太熟悉,甚至几乎没有听说过,但大家应该零零散散的听到瑜伽老师或者同伴们说过:
"练瑜伽,开髋后,最好是做一下收髋的练习来中和一下,前屈后,最好是做一下后弯来平衡一下……"
简单的来说,这里"收髋的练习"以及"后弯的练习"就属于反体位法。那么,瑜伽中,到底什么是"反体位法"呢?
《瑜伽之心》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
瑜伽教导我们,每一个行动都有两个效果,一个是正面的,另一个是负面的。这也是为什么得留意我们一举一动的原因,我们必须认清哪些效果是好的,哪些又是坏的。
为了在体位法的练习中遵循这样的原则,我们会做一些平衡某些费力的体位法所造成的反效果,这种用来中和的姿势就被称为反体位法。
瑜伽中,比较常见的反体位法练习有:
1、开髋的坐角式反体位法体式,可以用收髋的牛面式
2、眼镜蛇式/上犬式反体位法体式,可以用婴儿式或者英雄前屈
3、背部前屈的伸展坐式的反体位法体式,可以用小桥式
4、蝗虫式的反体位法体式,可以用排气式等等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反体位法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动作,有时候一个动作可以对应是两个或者多个动作。这主要取决于练习的具体动作、强度以及给身体产生的影响和效果程度而定。
那么,练瑜伽,为什么建议大家,不要忽视了反体位法的练习呢?除了上文定义中提到的好处以外,对于习练瑜伽的爱好者或者初学者来说:
反体位法,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中和平衡掉体式练习中所产生的负面效果;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它能帮助我们有效的避免瑜伽之伤,安全科学的练瑜伽,获得最好的瑜伽效果。
而对于瑜伽老师来说,反体位法,不仅可以让瑜伽老师的教学更加的科学有理有据,同时也能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加的认可老师的专业度。
所以,练瑜伽,一定不要忽视了"反体位法"的练习。
健康阅读排行
-
722 阅读 2022-10-28 13:13
-
572 阅读 2022-08-09 09:44
-
538 阅读 2022-11-01 10:01
-
415 阅读 2022-12-16 10:43
-
414 阅读 2022-12-19 15:14
健康热门推荐
-
45 阅读 2023-11-24 11:22
-
41 阅读 2023-11-23 09:58
-
146 阅读 2023-10-27 19:29
-
71 阅读 2023-10-25 16:37
-
63 阅读 2023-10-17 10:3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