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乳酸导致跑步后的疲劳,真的正确吗?
- A+
- A-
「乳酸」的概念在运动界别已争论数十年,有读过基本运动理论的朋友都一定听过,在剧烈运动时,身体需要动用无氧醣酵解系统以获得额外能量,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名为「乳酸」的代谢物,继而血液会变得酸性,影响肌肉收缩,身体逐渐变得酸软乏力,甚至导致运动后翌日酸痛云云。多年来教练、体育老师、以至生物学教科书都是这样解释,再加上平日实战感受,上述逻辑都看似非常合理。然而,近年有越来越多强力科研证据指出事实并非如此。
「乳酸导致疲劳」的概念在一百年前由Dr. Otto Meyerhof(1922年诺贝尔奖得主)提出。当时他作了一个动物实验令青蛙运动至力竭,然后解剖牠们的腿部,发现肌肉内全是乳酸,便认定它就是疲劳的根源。然而,这其实是美丽的误会,后世科学家指他犯下了一个研究大忌: 「相关并不等于因果」。
1. 首先,乳酸真的是酸性吗?
我们先要釐清中文学名翻译的问题。不少中文文章都会把英文的Lactic Acid 与 Lactate 同时译作「乳酸」,但两者在化学角度是有分别的。Lactic Acid 确是酸性,但在正常血液环境中 (pH ~7.4) ,乳酸只会以 Lactate 形式产生,而且它是带硷性 (base)的,并不可能导致血液变酸。真正增加血液酸性的,其实是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氢离子(H+),它跟乳酸牵涉的化学路径是独立不同的,我们不应混为一谈。
2. 乳酸会直接造成运动中途出现的疲累和酸软感?
不是 。如上述所说,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氢离子(H+)才是令血液变酸,身体变得乏力的原因。此外,近年研究指肌肉细胞内累积的无机磷质也牵涉在疲劳机制,但这都跟乳酸无直接因果关係 。
3. 乳酸会积聚不散,引致运动后12-72小时出现的迟发性肌肉酸痛 (DOMS)
不是。大量研究指出,体内的乳酸水平在剧烈运动后90分钟内,即使不作任何特别活动 (例如恢复跑和伸展),也会自然回落到运动前的水平(<2mmol>
当中最易引起DOMS的为「离心收缩 」活动,肌肉发力时被拉长。常见的例子是「落斜跑」,早在1983年已有研究发现长时间以慢速跑下斜,并不会引致乳酸急升,但这活动造成的 DOMS 却相当明显,足以推翻 「乳酸导致DOMS」之说。
4. 乳酸是身体的废物和敌人
不是。正如上述所说,乳酸并非导致运动即时疲劳/翌日酸痛的直接原因,对人体根本无害。相反,它更是我们的「好朋友」,身体有自然机制去把运动中途产生的乳酸「循环再用」作能量燃料,或把它运到肝脏转化为其他营养。甚至可以说,要不是身体有乳酸产生,我们在剧烈运动的更早阶段就已经疲劳力竭了。
健康阅读排行
-
722 阅读 2022-10-28 13:13
-
572 阅读 2022-08-09 09:44
-
538 阅读 2022-11-01 10:01
-
415 阅读 2022-12-16 10:43
-
414 阅读 2022-12-19 15:14
健康热门推荐
-
45 阅读 2023-11-24 11:22
-
41 阅读 2023-11-23 09:58
-
146 阅读 2023-10-27 19:29
-
71 阅读 2023-10-25 16:37
-
63 阅读 2023-10-17 10:3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