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检验资源加强能力建设

□曾令贵

药品是防病治病的一类特殊商品,其质量安全与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药品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是衡量药品监管能力与水平的关键指标,与药品行政监督构成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新的药品监管体制下,药品检验机构(以下简称药检机构)应该如何抓住机遇,推进转型发展,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

现状:单位性质类型多样

当前,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已成为各级政府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职能转变的重要任务,而全国药检机构已呈现出多元化改革、差异化发展的态势。笔者对全国省级及副省级城市药检机构中的21家进行了调研统计。

(一)现状与改革意向

从机构性质看,有13家药检机构性质类型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占比为61.9%;5家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占比为23.8%;1家为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占比为4.8%;其他尚未确定机构性质类型的有2家,占比为9.5%(见图1)。

从检验职能看,上述药检机构除全部承担药品检验检测职能外,95.2%的药检机构承担化妆品检验检测职能,76.2%的药检机构承担保健食品检验检测职能,57.1%的药检机构承担食品检验检测职能,42.9%的药检机构承担医疗器械检验检测职能,还有33.3%的机构承担药品包装材料、洁净度等其他类别的检验检测职能(见图2)。

从改革意向看,在性质类型属于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中,53.85%的单位倾向于保持现状,38.46%的单位表示想等政策更明确时再考虑是否转型改革,7.69%的单位表示想转型为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等其他性质类型。在性质类型属于公益二类的事业单位中,20%的单位表示想转型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0%的单位不考虑转型,40%的单位表示待政策更明确时再作考虑,20%的单位表示想转型为其他性质类型。唯一1家参公管理的单位,更倾向于等待政策更明确时再考虑是否转型改革。2家尚未确定机构性质类型的单位,1家倾向于转型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1家倾向于转型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见图3)。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