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营养过剩?你真的误会了
- A+
- A-
大部分人都认为胖就是吃太多了,不运动导致的,可事实上,有一种'胖'是营养不良导致的,是不是打开了新世界大门?接下来让小编给各位讲解:"胖,是营养过剩了!"。
真相一:肥胖是营养不良
(2016年全球营养报告》重新定义了营养不良:儿童超重、成年人超重(BMI≥25),成人肥胖症(BMI≥30),都属于营养不良。肥胖者通常处于多种营养素缺乏的状态,他们的身体活力很差,连分解脂肪的力气都没有。
真相二:热量越高,营养越"差"
蛋糕、曲奇、锅巴等食物之所以容易让人发胖,不是它们营养丰富,而是热量太高。
食物是否有营养,我们可以用"营养素密度"来衡量。营养素密度=100克食物某营养素含量÷100克食物的热量。
因此,食物中添加的脂肪(包括炒菜油、起酥油和肥肉等)、糖、精白淀粉多,其营养素密度就越低,越容易让人发胖。
体质超标的人才是"真胖"
美国加州旧金山市希德斯・西奈医疗中心的科学家,找到了一种相对科学的体脂特征指标一一相对脂肪质量指数(RFM),测量出你的身高和腰围;然后将数字代入以下的公式中:
男士:64-(20X身高/腰围)=RFM
女士:76-(20×身高/腰国)=RFM
健康男性的体脂率通常在10~18%之间,超过20%就达到肥胖标准;女性通常在20%~28%之间,超过30%就达到肥胖标准。同样的体重,体脂率越高,人就显得越臃肿。
体脂率健康指南
体重体脂都不超标:只是身体曲线不美、腹部部松垮,需要的是健身增肌。
体重不超标,但体脂超标:需要调整饮食,并通过运动来减脂増肌,并不需要饥饿节食。
体重体脂都超标需要适当减少饮食热量,同时还要调整饮食内容,再加上运动健身。
3招练成【不易胖体质】
在减肥的过程中形成好的生活习惯,消除产生赘肉的根本原因,把自己培养成"不易胖体质"。
1.提高食物的营养密度
高营养素密度的三餐既不容易胖,又不会让你营养不良;让你在有限的卡路里份额当中,纳入更多的营养成分和保健成分。
远离添加油、糖精、淀粉较多的低营养素密度食物,就是俗话说的"垃圾食品"。
主食用粗粮、谷物、薯类代替精白米、面,多吃新鲜蔬菜类和水果,适量吃些瘦肉和鱼类补充蛋白质烹饪方式最好选择蒸、煮,尽量避免油炸、煎炒。
2.改变饮食模式
模式减肥期间,可改变平时的饮食模式,改用高蛋白膳食模式或轻断食膳食模式,两种模式可间歇性混合用。
蛋白膳食模式:把饮食中的蛋白质供给比例增加到20%以上,多吃瘦肉、蛋禽、鱼等。
轻断食模式:指的是1周内5天正常进食,其他2天(非连续)摄取平常的1/4能量,并且长期坚持。
3.无氧、有氧运动结合
对于肥胖者来说,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相结合是较好的运动方式。
先做15~20分钟无氧运动(如卷腹、仰卧举腿等)消耗掉体内多余的糖,后做20-4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进一步消耗体内脂肪。
一周至少做4~5次,最好坚持每天训练。记得运动前先做牵伸热身准备,运动后做舒缓的拉升运动。
健康阅读排行
-
722 阅读 2022-10-28 13:13
-
572 阅读 2022-08-09 09:44
-
538 阅读 2022-11-01 10:01
-
415 阅读 2022-12-16 10:43
-
414 阅读 2022-12-19 15:14
健康热门推荐
-
45 阅读 2023-11-24 11:22
-
41 阅读 2023-11-23 09:58
-
146 阅读 2023-10-27 19:29
-
71 阅读 2023-10-25 16:37
-
63 阅读 2023-10-17 10:3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