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湖北:湖北风味小吃起源于战国时期,屈原最早记载流传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河网交织,湖泊星罗,土地肥沃,物产丰冒,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当地劳动人民利用富饶的资源,创造出了品种繁多,滋味各异的小吃。

湖北小吃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相关记载,屈原在《楚辞招魂》中描述的楚国筵席菜单就有麻花、馓子、蜜糖糕、油煎饼等各式小吃,主食用料有大米、小米、新麦与黄粱,这是湖北小吃见诸文字的最早记载。粱朝吴均《续齐谐记》中云:"屈原于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这就是粽子的起源,可见湖北是粽子的发源地之一。

鄂西北郧阳的"高炉饼"据《郧阳县志》记载:"帝王不食胯下饼,搭设高炉超冠顶。"相传楚太子监封地屯郧,喜食此饼,传谕令搭炉超冠列入御膳。从此当地人民视其为贡品,一直沿袭传统制作方法。'九首饼"据考证起源于晋朝,距今有一千七百多年,东晋征西将军桓温,唐代诗人李白等重九登高,漫游龙山时都品尝过此饼。"春饼"古时曰"春盘",《荆楚岁时记》中记截,"亲朋会宴啖春饼,生菜贴宜春",宋代诗人陆游有"春日春盘节物新"的诗句。"春饼"用油酥面团加鸡蛋制成饼皮,包入猪板油馅,经蒸、炸、炕三道工席,使面皮酥润松脆,以生菜作"春"字,用猪网油包裹,清晰透馅,别具一格。由此可见,湖北小吃在一千多年前已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苏轼因言获罪,被贬至黄州任副团练使职时,常登西山赏悬,寺僧以灵泉水烹茶,取活泉水、麦面、香油煎饼款待,东坡赞美此饼甜酥香脆,别有风味,"东坡饼"故而得名。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