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对这6大部位的好处,你未必都知道!怎么走,本文教你

前不久,有一则关于人在经常走路与不走路的条件下身体对应的变化相关数据发布,其内容证实,常有走路运动者,其患心脏病、高血压、肥胖症等疾病的几率都远比不常走路运动者要低得多,甚至寿命也延长约11年……

由此可见,"走路是百炼之祖"此言不差。

那么肯定就会有人问了,其原理到底是为何呢?要怎么走才能走出健康呢?下文详解:走路对这6大部位的好处

1、头脑

适度的健步行走是可以促使人体大脑分泌一定量的内啡肽,即别名为"快乐激素"的物质,并使大脑的脑电波处于对身体最有利的状态。我们都知道,人一旦心情愉悦了自然就身体放松,状态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毕竟是"笑口常开,好彩自然来"嘛。

2、心脏

之前听到人们怀有一个误解:健步走会增加心脏负担。其实不然,走路不仅是会降低血压,减低阻塞动脉的脂肪量,降低休息时的脉动数,还能促使心脏的侧支血管变得更加发达。所以,走路对于心脏病患者而言,其实危害不大,反而有益的。

3、胃肠

我们都知道"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就是因为饭后适量的散步能帮助肠胃蠕动,促进消化。

4、肺部

在空气佳的环境下散步,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增加肺活量的,由此缓和慢性肺气肿和支气管炎的症状。

5、骨骼

健步走相当于对骨骼实施重量训练,对身体骨骼有一定的锻炼作用,能促进身体多吸收钙质,抵抗骨质疏松。

6、腿

因为人体三分之二的肌肉集中在下半身,运动全靠大腿、小腿的肌肉操作,一旦这些肌肉萎缩,人就无法维持正确姿势,而且容易导致疲劳、膝痛、腰痛等症状。所以锻炼双腿是预防体力衰退的最佳方法。走路小百科

1. 防便秘,扭着走

有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每天走500米"一字步",走的时候加上一些肢体动作,比如胯部扭动等,相当于在给内脏做"按摩",能帮助肠胃蠕动,加速营养的吸收和废弃物的排出,对防治便秘有比较好的疗效。每天坚持10分钟,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2. "三高"患者,击掌走

顾名思义,击掌走就是一边步行一边击掌,这有利于上肢肌肉的收缩与运动,还能增加糖与脂肪的消耗。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