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与诺奖擦肩而过的华人科学家说,免疫疗法要加强基础研究,才有可能走得更远
- A+
- A-
摘要:陈列平坦言,在肿瘤免疫学上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
"我研究肿瘤免疫学30年时间,现在深感要回到基础研究,免疫疗法才有可能走得更远。"华人科学家、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教授陈列平今天在F²科学峰会上呼吁。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作出贡献的美日科学家,业界有不少人为陈列平鸣不平,因为他发现了PD-L1抗体在癌症治疗上的作用并将其推至临床。
如果没有免疫系统,肿瘤会长得更快
肿瘤免疫学到底与免疫学、肿瘤学有何不同?肿瘤会"反扑"影响免疫系统,如何克服这一"反扑"?陈列平坦言,在肿瘤免疫学上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如果不回答基础问题,也就很难回答其他相关问题。在他看来,首先要理解分子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这到目前都还不是很清楚。接下来,要知道这个分子在肿瘤的"反扑"中起什么作用。现在至少已有5家药厂开始了有关抗体的临床实验,但结果都不理想,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理解肿瘤免疫学,有些基础问题没有弄清楚。
对于免疫系统如何识别肿瘤这一科学问题,科学家花了很长时间弄清楚。但对于肿瘤究竟是怎么生长起来的,还并不清楚。有的人可能会有疑问,明明有免疫反应,为何肿瘤还是会生长出来。"可以说,如果没有免疫系统,肿瘤会长得更快。特别是实体瘤,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比如从抽烟到肺癌,差不多需要10年。"
免疫系统在杀伤肿瘤时,有"快速杀手",也有"慢性杀伤",即产生记忆细胞,终生杀伤肿瘤。"对于PD-L1抗体没有反应的病人,我们正在思考建立新的通路,用新的方法给他们另外的治疗。"
健康阅读排行
-
722 阅读 2022-10-28 13:13
-
572 阅读 2022-08-09 09:44
-
538 阅读 2022-11-01 10:01
-
415 阅读 2022-12-16 10:43
-
414 阅读 2022-12-19 15:14
健康热门推荐
-
45 阅读 2023-11-24 11:22
-
41 阅读 2023-11-23 09:58
-
146 阅读 2023-10-27 19:29
-
71 阅读 2023-10-25 16:37
-
63 阅读 2023-10-17 10:3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