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锻炼可预防“豆芽”“肥胖”体型

1979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发现,不少城市学生身材瘦高、四肢细长、肩宽臀薄、机能素质较差,颇似于豆芽状的体型。上海体育科研所邹大华教授把它命名为"豆芽"体型,并指出"豆芽"体型是一种非健康、不强健的体型。

"豆芽"体型在发育中后期较多出现;并以女性较多;上海为典型的大城市有较高的发生率,居全国首位。专家们通过多年的动态跟踪的时间和强度不仅不足而且不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显示出体格上的"豆芽"形态,运动能力上的退化状态。骨骼不粗壮,肌肉不发达,导致两指数偏低,专家对儿童生长发育作了长期的对比观察后指出:"豆芽"体型由于长期生长发育加速,造成儿童的身材比以往年底普遍增高,这种情况随年代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由于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的增长并非齐头并进,造成体重的增长不如身高的增长幅度大,所以胸围较以往年代普遍减小,故而当今"豆芽"体型出现较多。

"豆芽"体型的预防主要着手于:1、增强遗传素质,力争优生优育。2、全面营养,特别是保证青春期迅速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不挑食、偏食。3、注意预防各类慢性病。4、体育锻炼尤为重要。避免过多、过重的学习负担。小学期间着重发展协调、灵敏、速度和弹跳等训练。中学期间进行单杠、双杠、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运动,以增强胸廓肌肉、上下肢肌肉和腹部肌肉来改变体型。

"肥胖"体型是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另外一种多发性体型。表现为颈窄、肩窄、臂粗、腹大和臀厚,也属于一种不强健的体型。一般认为体重超过按身高计算的标准体重的20%,即为矮胖体型。国际上通用的体重指数公式是: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0

年龄越大则指数值也大。我国18岁男性体重指数在315--370之间,女性在280--340之间均属正常体重指数。

"肥胖"体型的主要原因是进食过多,活动过少。过剩的热能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从而引起肥胖。父母都胖,他们的子女中的2/3也显示肥胖。""肥胖"体型其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成年后易并发高血脂、冠心病、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如果不是医源性肥胖,单纯性肥胖的防治相对容易得到控制。肥胖容易出现在婴儿期、青春发育期、以及40岁以后的成年时期。

"肥胖"体型的预防主要着手于:1、饮食管理①保证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热卡需要,和各类营养素、成分的摄入。②肥胖者特别应该注意限制总热量。③蛋白质供给量不宜过少,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供给不应缺乏。④由于脂肪产热过多,应限制。还应减少糖的摄取。2、进行身体运动锻炼。根据个人爱好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训练强度,坚持锻炼,持之以恒,讲究节食与运动相结合来改变体型。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