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哲医生致盛宣怀函》中的“烟台葡萄所做之酒”

众所周知,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由盛宣怀督办的企业有很多,比如中国第一家民族工商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中国第一家电讯企业--天津电报总局、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卢汉铁路,等等。实际上,中国第一家葡萄酒酿造企业--张裕葡萄酿酒公司,与盛宣怀也有重要渊源。张裕公司创始人张弼士(字弼士,名振勋)曾在《奉旨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叙》写道:"迨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年),勋旋香港,今督办铁路大臣、前东海关道盛(盛宣怀)电邀至烟(烟台),商办矿务、铁路事宜。闲暇坐谈间,勋提及此事(利用烟台葡萄酿酒)。盛公谓亦曾试过,并查悉近地所产葡萄甚多,每担百斤仅售价三元,惜无酒司可靠,不克果办。而勋独以酒罇一物为虑。盛公又曰:上海已有玻璃厂,无虑此也。勋回南洋槟榔屿,函致泰西专家,详考其艺。"

那么,盛宣怀什么时候曾在烟台试办酿酒?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日前展出的上海图书馆馆藏《哲医生致盛宣怀函》表明:至少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时任山东登莱青兵备道道台兼东海关监督的盛宣怀,已经把一种用烟台葡萄酿造的葡萄酒交给一位被称为"哲医生"的外国专家进行化验。《哲医生致盛宣怀函》的信封写有"哲医生验酒单"、"呈盛大人",内装写于1889年12月16日的英文原信,并附中文译稿。译稿全文如下:

"迳启者:烟台葡萄所做之酒,验得清而且驯。泛泡即至,而无香气,因无异技(译稿原注:即清气)喷入酒内故也。若于果汁变酒之时,稍加料理,当更妥贴。酒内有若清气,入口时作番梨(译稿原注:波萝)味。随便饮之,味平和爽口。其甜味,或因汁未变透,或糖过多,毫不辣口。酒中有酒精五厘,不及德法香饼(笔者注:"德法"即德国和法国,"香饼"在英文原信对应的是Champagne,即香槟)中酒精之半。查此酒,善饮之人嫌其少香味,好饮之人嫌其力过淡。肰可以作为适口养生之酒,英人厌其过甜。较之欧洲大地甜酒,则相仿也。盛大人钧鉴。"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