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对“健康寿命”认知最高,近八成80后人群视经济压力为“健康寿命”最大阻碍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一、二线城市的都市人群对"健康寿命"概念已有高度认知,他们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活得更久",其健康重心已越来越倾向于"活得更健康,更有尊严"。

熬夜加班、咖啡"续命"、回家就想"瘫"似乎已经成为了都市人群普遍的生活状态。他们面临着竞争压力、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健康风险。如何正确面对健康问题,如何做好健康风险管理、保障健康生活,成为都会人群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中国有句古话叫"好死不如赖活着",很多人提到健康问题就认为活得越久越好,但如果在未来日子里受病痛折磨,你还会认为活着就好吗?这也就引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健康寿命",即生命中身体健康,未患癌症、老年痴呆或心脏病等重大疾病的年数。就在近日,由大都会人寿联合《南方周末》发布的《中国都会人群健康蓝皮书》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一、二线城市的都市人群对"健康寿命"概念已有高度认知,他们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活得更久",其健康重心已越来越倾向于"活得更健康,更有尊严"。蓝皮书选取的样本为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南京、武汉、沈阳、成都、重庆、大连、福州等全国12个一、二线城市的1200名工薪族,其中70后占比34%,80后33%,90后33%。家庭年收入10-20万元的占比49%,21-50万元的占比34%,超过50万元的占比17%。

蓝皮书剖析了70后、80后、90后对于"健康寿命"的理解与期待,对比了不同世代在健康意识、保障需求和实际行动等方面各自不同的考虑和面临的挑战。其实,70后的人群已到中年,经济条件相对宽裕,希望能够兼顾自身健康与家庭的综合保障,因此他们愿意为延长健康寿命规划更全面的健康保障解决方案。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