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针法得气

一、概述

得气是所有针刺疗效的基础,也是所有针法的最终目的。简单的酸麻胀痛并不能真正代表得气。真得气如《针灸大成》《标幽赋》里面所说"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相同的穴位针刺操作, "得气"与普通针刺的疗效差别巨大。 通俗理解的"如鱼吞钩"的"得气"是要求针刺时穴位有抽动的针感,就好像钓鱼时鱼线被瞬间拉动的情形;好的针刺手法要求是有抽动的针感而无针刺的疼痛,可调控为热、胀、麻的抽搐而无痛,针尖下平稳而无空虚或阻滞。

第1层:常规针刺

标签
  • 得气
  • 针法
  • 穴位
  • 针刺
  • 如鱼

(单手进针,酸麻胀痛,极少有得气)

第2层:押手捏住部位针刺

(减少进针疼痛,偶有得气)

第3层:押手捏/按住穴位针刺 (容易产生得气)

标签
  • 得气
  • 针法
  • 穴位
  • 针刺
  • 如鱼

第4层:被施针部位主动或被动阻抗用力收缩定位后再用押手捏/按住穴位针刺 (得气来的得心应手)

第5层:押手捏/按住穴位的前后左右再针刺

标签
  • 得气
  • 针法
  • 穴位
  • 针刺
  • 如鱼

(如何引导气感的上下传递及顺补逆泻,《针灸大成》《补泄雪心歌》里面一段"随则针头随经行,迎则针头迎经夺,更为补泻定吸呼,吸泻呼补真奇绝。补则呼出却入针,㘞声针用三飞法,气至出针吸气入,疾而一退急扪穴。泻则吸气方入针,㘞声祖气通身达,气至出针呼气出,徐而三退穴开禁。此诀出自梓桑君,我今授汝心已雪,正是补泻玄中玄,莫向人前轻易说。")

第6层:第1针不得气的,扎第二针得气后再调整第1针

(如何解决临床不得气的烦恼)

第7层:复合针法:烧山火与透天凉

(押手与刺手的结合,得气后要求押手和刺手按守气要求,可进行小范围提插,耐心等待,时间到了,热与凉也会到了;其中吸气时进针意思是押手紧控制住穴位再进针,呼气时相反)

五、容易得气部位(主动活动与阻抗查体)

1.头部:颞肌。

2.颈部:头夹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

3.肩背部:上斜方肌、菱形肌、三角肌、肱二头肌长头、肱三头肌长头、岗下肌、大圆肌、小圆肌。

4.腰部:腰方肌、竖脊肌、背阔肌。

5.臀部: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

6.大腿部:股内收肌、股中间肌、股外侧肌、股直肌、大收肌、半膜肌、。

7.小腿部:腓骨长肌、趾长伸肌、腓肠肌。

8.前臂及上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拇长伸肌、尺侧腕屈肌、第1骨间背侧肌(合谷处)

9.胸部:胸大肌、胸小肌。

10.腹部: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腹直肌。

11.头、手、足等不易有"如鱼吞钩"的穴位,以产生传导性麻、凉、热感为优,以刺手针尖下感觉为重。

十二经络容易有"如鱼吞钩"的穴位

1.手太阴肺经:中府、天府、侠白、尺泽、孔最、鱼际。 2.手阳明大肠经:三间、合谷、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天鼎、扶突。 3.足阳明胃经:地仓、颊车、下关、头维、人迎、屋翳、膺窗、天枢、外陵、水道、归来、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丰隆、陷谷。 4.足太阴脾经: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胸乡、周荣。 5.手少阴心经:极泉、青灵、少海、少府。 6.手太阳小肠经:后溪、支正、肩贞、臑俞、天宗、曲垣、天窗、天容。 十二经络容易有"如鱼吞钩"的穴位 7.足太阳膀胱经:玉枕、天柱、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承扶、殷门、委中、秩边、承筋、承山。 8.足少阴肾经:涌泉(麻感)、太溪(触电感)。 9.手厥阴心包经:天池、天泉,内关(触电感)。 10.手少阳三焦经:臑会、肩髎、角孙。 11.足少阳胆经:悬颅、悬厘、风池、肩井、带脉、环跳、风市、中渎、阳陵泉。 12.足厥阴肝经:太冲(麻木感)、阴包。 得气相关因素 年龄、时间、天气、疾病、性别。

标签
  • 得气
  • 针法
  • 穴位
  • 针刺
  • 如鱼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