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六医院大内科主任刘敏:做患者“贴心的女儿医生”
- A+
- A-
武汉晚报7月30日讯( 记者刘璇 通讯员刘望)1600分钟手机套餐不够用、每天24小时机不离手为病人服务、一周四次的专家门诊、连续五年每周一次的社区坐诊……一串串数字背后记录着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大内科兼综合三科主任刘敏教授的日常。
30多年来,刘敏"圈粉"不少,与很多老病友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他们大事小事都会咨询她,甚是不属于她所专业范畴的疾病也要问问她的意见。面对咨询,她从不推辞,被患者誉为"身边贴心的女儿医生。"
"刘主任,医生要我爸做肠镜,他不听还发火。"一周前,家住三眼桥军休所的罗翠华给刘敏打电话"告状"。92岁的罗爷爷近来消化不好,在社区医院治疗没效,医生建议他去大医院全面检查。"我是飞行兵,身体好得很。"不管谁劝,罗爷爷就是不去。看着父亲一天天消瘦,罗翠华实在没辙,只好找到刘敏。第二天,刘敏登门找到罗爷爷,给他仔细检查了身体后,询问他的身体状况。"有病早治,效果最佳。您要是怕做胃肠镜,我陪您去。"边聊病情,边邀约罗爷爷上车去医院检查。听着刘敏的耐心劝说,加上以往看病建立的信任,罗爷爷改变了主意,坐上刘敏的"专车"前往市六医院就诊。
赶到医院后,刘敏又马不停蹄的为他安排麻醉科、消化内科专家给他做肠镜检查,入院第二天顺利进行了无痛胃肠镜检查,结果揪出肠道肿瘤。"主刀医生说幸亏送医及时,手术做的很彻底,预后预估较好。"说起刘敏,罗翠华一脸的感激。
刘敏深知,医生的沟通技巧决定了患者依从性的好坏。很多病人对待自己的病情时,经常过低或过高预判。医生一定要有耐心,首先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完全否定病人的心理预估"一棒子打死"的沟通方式最容易让病人产生抵触情绪。"感同生受地理解患者的言行,原则性问题不让步,适当满足病人不违反原则小要求。"刘敏说,这样更容易拉近与病人之间距离,达到全面详实的与病人沟通的目的。
面对患者的称赞,刘敏总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次遇到焦急万分、不知所措的患者及家属咨询时,让她想起了多年前,自己亲人所患重疾时的焦虑。"帮助每一个患者就是在黑暗中给予他们光明,病人及家属在危及关头太需要医生的关怀与指导,每当此,自感重托在身。"刘敏说,医生一定要换位思考,替病人之所想,有时一份叮嘱、一份问候、一个关心的眼神、一个细微安抚的动作,患者都能觉察并用心感知。
(编辑:李杏)
健康阅读排行
-
722 阅读 2022-10-28 13:13
-
572 阅读 2022-08-09 09:44
-
538 阅读 2022-11-01 10:01
-
415 阅读 2022-12-16 10:43
-
414 阅读 2022-12-19 15:14
健康热门推荐
-
45 阅读 2023-11-24 11:22
-
41 阅读 2023-11-23 09:58
-
146 阅读 2023-10-27 19:29
-
71 阅读 2023-10-25 16:37
-
63 阅读 2023-10-17 10:32
评论